吕振华 赵忺 | 后疫情时期在美孔子学院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字体:     日期:2021/06/29 10:00:00    吕振华,赵忺/文    点击:

作者简介:吕振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育、现代汉语;赵忺,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育、教师发展等。

 

编者按:本期文章聚焦后疫情时代在美孔子学院的发展问题。文章首先通过对在美孔子学院的历史处境的考察,指出我们应当将在美孔子学院的命运放在中美文化差异与中美关系变迁的背景下来观察与思考。文章进一步提出,中国和美国在文化与传统上的鸿沟,中美竞争与博弈的新态势,美国对华人文交流收紧的新迹象,美国持续蔓延的疫情,以及美国针对孔子学院的政策等,都给在美孔子学院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与挑战。基于前述分析,针对后疫情时期在美孔子学院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作者提出四点应对策略:第一,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不再新增美国境内的孔子学院;第二,坦然接受孔子学院的关闭请求;第三,多渠道为孔子学院发声;第四,加快本土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在美本土教师资储备。

 

在二战结束以来的世界政治版图中,由于西方国家某些媒体带有民族与国家的偏见,扭曲了中国国际形象[1]158。为了让美国民众了解汉语,了解真实的中国,中国在美国开设100多所孔子学院,以语言文化交流的方式向美国民众树立中国良好、积极而正面的形象。但是在过去的3年中,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美关系正面临建交以来最严峻的局面。

 

在此背景下,在美孔子学院面临怎样的处境在美孔子学院是否会遭遇更多挫折中方应该怎么看待这一趋势又应如何应对这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

 

一、在美孔子学院的历史处境考察

 

中国和美国在文化与传统上的历史回望

 

在美孔子学院的命运要放在中美文化巨大差异的背景下来观察与思考。“任何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因素都是语言和宗教”[2]49,中国与美国的不同集中体现在文化上。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谈到文化的异质有可能导致直接的冲突:伊斯兰复兴运动和亚洲经济的发展势头表明,其他文明是生机勃勃的,而且至少潜在地对西方构成了威胁[2]348-354。美国在政治文化上既自信包容又敏感多疑,并且总在不遗余力地推广美国式的民主和价值观念。在美国看来,如果两种文化实体或者两个国家综合实力相差甚远,相互间就不构成竞争关系,进而相安无事。因此,当美国发现中国有超越美国的势头时,调整了对华政策,把中国视为潜在竞争对手。

 

在美孔子学院的命运一定要放在中美关系的背景下观察与思考。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美关系正常化几乎是同步的。倪峰梳理了中美关系40年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是从1979年到1989年,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战略合作,因为两国需要共同应对苏联;第二阶段是从1989年到2001年,在此期间中美关系在动荡中不断前行;第三阶段是从2001年到2009年,这是中美关系的相对稳定阶段;第四阶段是从2009年至2016年,中美关系处于既竞争又合作状态[3]

 

美国孔子学院的发展始于2004年11月17日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的成立,这是北美第一所孔子学院。在中美关系整体稳定的背景下,中美文化交流得以快速发展。加上孔子学院总部在资金提供、教材开发和师资建设上的大力支持,美国的高校纷纷申请承办孔子学院。截至2015年6月23日,美国已经设立108所孔子学院和451个孔子课堂,是全球开设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最多的国家[4]

 

中国和美国综合国力上的差距缩小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1980年中国的GDP是3053亿美元,美国的GDP是28573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的10.68%;2000年中国的GDP是12149亿美元,美国的GDP是102523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的11.85%;2010年中国60663亿美元,美国149920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的40.46%;2016年中国的GDP是112218亿美元,美国的GDP是187071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的59.99%;2017年中国的GDP是12014亿美元,美国的GDP是19485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的61.65%[5]。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的GDP达到14万亿美元,美国的GDP是21万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的66.94%[6]2020年中国全年经济增长2.3%,完成的名义GDP达到了101万亿元人民币,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4万亿美元。美国商务部公开的修正数据显示,2020年经济同比实际缩减3.3%,完成的名义GDP超过了20万亿美元[7]

 

二、2017年至2020年3月在美孔子学院的历史环境

 

中美关系竞争与博弈的新态势

 

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希望通过与中国的接触,使中国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美国化”。但到了2017年,在论及中美关系的时候有一个流行的观点: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失败了,美国未能实现“以触促变”的目标。中国并没有发生美国所希望发生的变化,美国期待的“民主与自由”的中国并没有出现。美国政客倍感压力,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对美国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霸权地位而言是一种挑战。当中国的综合实力不断接近美国的综合实力的时候,美国就会感到焦虑和压力。张文宗认为,这种结构性矛盾很可能导致“修昔底德陷阱”,也就是崛起国和守成国的结构性矛盾,即“雅典的崛起及其在斯巴达引起的恐惧”[8]

 

大国之间从来都是在博弈和竞争,战略竞争加剧是中美结构性矛盾增强的结果,也是“修昔底德陷阱”效应某种程度的显现。如果说几年前美国还把中国界定为“潜在威胁”,现在则将中国不断增强的实力视为日益上升的“现实威胁”并着力加以遏制和围堵[9]。林利民论述了美国长期怀有“塑造”中国的战略企图,中美关系就由过去数十年、甚至由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一俯一仰”关系演变为相对平等、平衡的“老大”与“老二”的关系[10]。特朗普执政后,高举“美国优先”的旗帜,于2018年3月宣布“因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对中国商品征收500亿美元关税,并实施投资限制”,中美贸易战正式开始。贸易战、科技竞争之后随之而来就是人文教育领域的博弈。

 

美国对华人文交流收紧的新迹象

 

特朗普执政之后中美人文交流日益趋紧,赴美访问学者的人数、赴美中国留学生人数日益减少,这是美国政府防范中国的操作。韦宗友发现,从2017年起美国国内掀起了一股质疑中美人文交流、抹黑中国在美人文交流活动的强劲逆流。在智库、国会及行政当局三方的合作下,特朗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政、立法及执法举措,对孔子学院、中美高校交流与合作、中国在美创办与设立的媒体等人文交流项目与活动进行严格审查、监控与限制[11]。在此背景下,美国收紧了对中国学生签证来阻止技术流向中国,收紧了中国人文社科学者赴美访学、交流的签证。比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由于没有获得签证,今年已经错过了在美国召开的两次会议,其中包括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的会议[12]

 

美国针对孔子学院的法律、报告与调查

 

2017至2019的3年中,美国对孔子学院的调查动作频频。2017年美国全国学者联谊会发布了一份报告,指控“孔子学院通过向学生提供经过筛选的知识,展示中国正面形象,可能会对整个一代的美国学生产生误导”,建议所有美国大学关闭孔子学院。2018年8月13日美国公布了一项法律,该法案的1091条款是关于中国孔子学院的,禁止五角大楼资助在美国任何孔子学院举办的中文课程,还规定已经拥有中国教育部下属的孔子学院的美国大学不能同时再申请美国国防部资助的语言项目[13]。这就迫使美国大学在孔子学院和美国国防部资助的语言项目之间做出选择。

 

美国的相关机构、媒体和右翼人士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孔子学院。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2019年2月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在美孔子学院运行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内容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孔子学院是如何建立、运营和接受资助的;其二,美国学校与国家汉办的书面协议及实践。报告提到了美方的关注,联邦调查局局长雷Director Wray表示:“联邦调查局在警惕地注视着孔子学院FBI is watching warily Confucius Institutes[14]。受负面关注的影响,部分高校管理人员在考虑是否关闭孔子学院或者将其搬出大学,转移到社区。事实表明,自2019年1月起,在美国的孔子学院出现了比以往都更加密集的关闭潮,从2018年12月31日的106所减少到2020年7月25日的81所。

 

三、当前在美孔子学院的外部环境

 

美国疫情蔓延加速了中美全面竞争、“脱钩”的趋势

 

2020年3月美国疫情暴发以来的大约7个月时间内,中美关系急剧下滑。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秩序的影响深远,疫情将进一步改变中美力量对比。新冠肺炎疫情最初从中国武汉首先被发现,中国政府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全国之人力物力在80天之内实现了对疫情的基本控制。据新华网消息,截至北京时间2021年1月2日15时,2021年第一天,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0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34.7万例[15]。美国民众对控制疫情的信心和希望已经受到很大的打击,短时期内控制住疫情的希望渺茫。

 

美国疫情蔓延对在美孔子学院的潜在影响

 

美国肆虐的疫情引发经济衰退,导致国家收入减少,进而可能缩减个人、学校、社会机构对汉语教学的投资,使美方承办院校对汉语办学经费和资源预算削减。崔希亮曾谈到逆全球化趋势会给汉语教学造成的消极影响。他指出如果全球化的趋势发生了逆转,疫情之前国与国之间的人员流动、产业交织引起的语言需求会被大大地降低甚至抵消。这种逆全球化的趋势肯定会给全球范围内的汉语教学造成负面影响[16]

 

四、我国的应对策略

 

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不再新增美国境内的孔子学院

 

前面谈到中美之间存在着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宗教等领域的巨大差异,中国在美国开设孔子学院是主动架起中美沟通的桥梁。吴应辉提出孔子学院发展实践中的“发达国家优先战略”妨碍了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应有发展。理由有三:一是发达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决定是否发展汉语教学。二是这些发达国家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三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少数人对于意识形态非常敏感,对孔子学院课堂等经费投入怀有戒心,甚至认为此类投入会妨碍学术自由、禁止敏感话题的研讨、意识形态的渗透等[17]。目前在美国还有70多所孔子学院在运营,提供汉语教学和推介中国文化,某种意义上说是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正在帮助发达国家美国了解世界,中国出力不讨好,这与我们设立孔子学院的宗旨与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坦然接受设在美国的任何孔子学院的关闭请求

 

各国语言推广机构的分支机构停办或关闭是正常现象。德国的文化推广机构歌德学院也是在海外时开时闭,不断调整。在伊朗的歌德学院经历了开设、关闭、再开设的曲折过程。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歌德学院受战争的影响也是如此。法国法语联盟的分支机构每年都在调整。“友好协商、平等互利”也就意味着孔子学院的开办可以协商,没有意愿继续合作时孔子学院的停办也可以协商。虽然中国坚持自己的“文化主权”,但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强加给他人,更不会谋求“文化霸权”。假如现有美国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再关闭1/3,那么剩下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将会变得稀缺和珍贵。相应地,美方对孔子学院的警惕、质疑和批评会平息下来。

 

多渠道为孔子学院发声

 

孔子学院教师、国内媒体要积极为孔子学院发声,同时还要争取在美国主流媒体上为孔子学院发声。首先,孔子学院对美方、对美国的高校是有利的。周勇认为,对于美国的普通大学的来说,承办孔子学院有诸多好处:有利于学术交流,交换生机会的增加,经费的获得与学生国际化视野的扩大,更有利于提升社会影响力与学校的国际化水平[18]。其次,目前孔子学院的业务还处在提供初中级汉语教学和举办中国文化活动的初级阶段。教学还以初级和中级汉语为主,文化介绍也往往集中在中国的剪纸、太极、饮食等习俗文化。最后,美国青年学习汉语不一定会接受中国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今天人们广泛地学习英语,仅仅中国就有2~3亿人在学英语。中国人学习英语语言,但并没有追随英语国家的政策和行动。同样地,美国人学习汉语并不会自动赋予美国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正面的看法或态度。

 

加快本土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在美本土教师资储备

 

当前,美国汉语教学的长期发展必须加快从“中国支持”到“自力更生”的转变,从依靠“输血”转变为依靠“输血+造血”直至“造血”。近些年,中国政府奖学金吸引力不断提升,引领来华留学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据教育部数据,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31个省区、市1004所高等院校学习,其中40600人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在华学习,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10.21%[19]。在此,笔者建议孔子学院总部或者提供政府奖学金的各高校应在申请者资格审查过程中附加限制条件:毕业之后有意愿回到本国从事汉语教学的申请者,优先录取;如果没有,则不能优先录取。从而使来华留学生培养与留学生就业、海外汉语教学中师资本土化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培养留学生的同时也为未来培养了汉语教师,孔子学院总部将会节省庞大的支出。

 

五、结语

 

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往来越来越多、接触越来越多、联系越来越密切,这其中虽有文明、文化冲突,但更多的是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与融合。在美开设孔子学院有利于增进美国对中国的了解,缩小中美文化的鸿沟,改善中美关系。在当前疫情蔓延的背景下中美关系不断下行,我国要未雨绸缪,为最坏情况的出现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侯东阳.国际传播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刘绯,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3]倪峰.中美关系40年及其经验[J].国际论坛,2019,21(2):3-9.

[4]中国新闻网.全球已建立451所孔子学院,美国占最多[EB/OL](2015-06-23)[2021-01-04]http://culture.gog.cn/system/2015/06/23/014396550.shtml.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1980-2017年世界各国GDP》[EB/OL](2018-11-21)[2020-10-28]https://www.evolutionarylearn.com/download/data-gdp-world-imf-2017.

[6]世界银行经济发展数据.各经济体GDP排名[EB/OL](2012-02-09)[2021-01-04]https://datacat-alog.worldbank.org/dataset/gdp-ranking.

[7]南生说财经.2020年GDP前十强:美国稳居全球第一,印度降至第六,韩国排第十[EB/OL](2021-03-04)[2021-03-11]https://www.163.com/dy/ar-ticle/G48K0EA60517BT3G.html?f=post2020_dy_recommends.

[8]张文宗.美国对华全面竞争战略及中美关系新变局[J].和平与发展,2019(2):1-18,133.

[9]唐永胜,李薇,沈志雄.因势利导把握中美竞争的战略主动权[J].国际观察,2019(3):22-40.

[10]林利民,林东晓.中美关系“新常态”析论[J].国际论坛,2019,21(3):86-99.

[11]韦宗友.美国对华人文交流的看法及政策变化探析[J].美国研究,2019,33(3):60-79.

[12]腾讯网.美国正在为科学“设置”国界?三名华裔科学家被辞退[EB/OL](2019-04-20)[2021-01-04]https://new.qq.com/omn/20190420/20190420A0CQ98.html.

[13]U.S. Government Publishing office.John S. McCain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for Fiscal Year 2019 [EB/OL](2018-08-13)[2020-10-28]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5th-congress/house-bill/5515/text.

[14]U.S.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CHINA: Observations on Confucius Institu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U.S. Universities in China [EB/OL](2019-02-28)[2020-10-28]https://www.gao.gov/products/GAO-19-401T.

[15]新华网.新闻分析:美国新冠确诊病例破2000万近期疫情有何新特点[EB/OL](2021-01-02)[2021-01-04]http://www.xinhuanet.com/2021-01/02/c_1126939147.htm.

[16]崔希亮.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20,34(3):291-299.

[17]吴应辉.汉语国际传播事业新常态特征及发展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15(4):27-34.

[18]周勇.中外大学合作建设孔子学院的利益分析[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7,2(3):16-2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年来华留学统计[EB/OL](2019-04-12)[2021-01-04]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12_377692.html.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