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滨 富聪 | 世界少儿汉语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字体:     日期:2020/12/01 10:00:00    邵滨,富聪/文    点击:

作者简介:邵滨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富聪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编者按:本期文章聚焦汉语学习低龄化问题,总结指出世界少儿汉语教学研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研究对象的国别基本与各国汉语教育发展同步;二是少儿汉语研究涉及教材种类丰富,中国教材占主流;三是教学法研究方面,游戏、儿歌教学法占主导;四是教学理论研究方面,沟通交际理论占主流。结合以上分析,文章提出,未来少儿汉语教学研究应重视以下内容:培养符合各国基础教育标准的少儿汉语教师;开发适合少儿学习心理特点的教材及配套资源;探索符合少儿语言学习特点尤其是汉语学习特点的教法、模式;开展与心理学、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领域相关的跨学科研究;针对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开展研究;探索少儿汉语网络及在线平台教学;深入研究少儿汉语传播规律等。

引言

近年来,“少儿汉语”学习热已经成为全球汉语热的重要“症候”。无论是美国现任总统外孙女演唱的中国歌曲、朗诵的中国古诗视频,华尔街金融大亨两个女儿字正腔圆的中文绕口令、标准的中文播音腔,还是英国小王子、西班牙国王女儿、荷兰王室长公主开始学汉语的新闻,均在海内外引起热议。“名人效应”在海外掀起了新一轮汉语热,这股热潮的学习主体是青少年,即本文所研究的“少儿”(本文中所涉及的“少儿”不做严格意义上的年龄限制,一般认为是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鉴于此,本文首先列出汉语学习者低龄化的各种因素,其次回顾一下有关少儿汉语的教学与研究状况,进而指出少儿汉语教学与研究的特点,最后以此为基础展望一下少儿汉语教学与研究的未来。

一、汉语学习者低龄化引起各方重视

1.1汉语学习者低龄化引起学界关注

郭熙(2017)在《汉语热该如何延续》中提出“中文学生爆炸性增长发生在中小学,这一情况也应引起汉语教学界的注意”。李宇明(2018)在《海外汉语学习者低龄化的思考》一文中以大量数据论证指出了汉语学习者低龄化的发展趋势。盛继艳(2019)从海外华语学习者的低龄化角度看华语研究,提出要重视该群体的“低龄”特征。以上这些研究标志着汉语学习者的低龄化已经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当然,早在十年前,赵杨(2009)就论述英国中学汉语教学现状与制约因素。姚道中(2010)提出美国的汉语教学由大学开始逐渐向低龄人群发展,“可以预期,未来的几年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的学校会陆续增加,学生开始学习汉语的年龄也会降低。”

1.2汉语学习者低龄化引起孔子学院重视

2018年10月14日,马箭飞在中央民族大学“汉语国际传播研究高端论坛”的演讲中提到“汉语热持续升温,有67国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汉语教学重心下移,汉语教学呈现低龄化、大众化、普及化的态势,低龄化的学生越来越多”。目前开设汉语课程的中小学是高等教育机构的8倍。很多国家的汉语教学由大学向小学延伸,中小学学生成为汉语学习的主体。全美中小学汉语学习人数有40万左右,占北美全部汉语学习人数的三分之二。英国有12万中小学学生学汉语,占全部汉语学习人数的60%。2016年法国有7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约有5.2万名中小学生在学汉语,这一数字是2004年的500多倍。澳大利亚墨尔本地区有4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学生多达8万余人,是大学汉语学习人数的16倍。新西兰2010年仅有1万名中小学生学习汉语,到2015年已超过4万人。

1.3汉语学习者低龄化引起投资机构重视

2018年11月9日,少儿中文在线学习平台LingoBus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亮相,引起投资机构、媒体及汉语从业者的关注。该中文项目负责人苏海峰在演讲中表示,以LingoBus为代表的少儿中文在线平台将成为世界少儿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未来将通过高品质的在线汉语教育输出,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据了解,多家投资机构开始关注汉语教学领域的在线平台建设,尤其是面向海外少儿汉语学习者。

1.4多种因素推动汉语学习低龄化

李宇明(2018)认为,汉语学习者低龄化发展趋势是多种因素推动形成,比如海外华人母语传承的带动、孔子学院与课堂的推动、各国政府的重视、中国的发展等。其中关于孔子学院与课堂的推动,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实现:(1)孔子学院与课堂直接面向中小学开展汉语教学。大部分孔子学院与课堂在当地中小学建立汉语教学点,通过国家外派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选派教师赴国外开展汉语教学。(2)孔子学院总部与各国中小学教师组织、机构开展合作。如与美国(大学理事会)、英国(SSAT)等国外中小学教师组织机构的合作。截至2016年大学理事会共选派了10批1794人次汉语教师赴美国中小学任教,遍及美国33个州的350多所学校,学生人数累计36万人。(周之畅2017)(3)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如沙特、俄罗斯等国。与此同时,孔子学院总部不断外派汉语专家协助各国制订汉语教学大纲及发展计划,派遣汉语专家担任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新西兰等国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化教学顾问,指导当地相关学校开设汉语及中国文化课程。

二、少儿汉语教学研究回顾

2.1发表论文情况

2.1.1期刊论文基本情况

本文以“少儿汉语”“儿童汉语”“幼儿汉语”“青少年汉语”“中小学汉语”等词作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进行检索,筛去重复以及国内汉语教学相关文献,2005年至今共计有165篇有关少儿汉语教学研究的期刊文献及硕博士学位论文。(检索时间:2019年10月1日)相关研究情况及趋势,详见图1。

 

1 少儿汉语研究相关文献统计

从图1可见,2005年至今,少儿汉语教学研究逐渐引起学界关注,2015、2016年成为研究热点,这两年间不仅期刊发文量最多,硕博士论文选题也最多。2017、2018年开始呈下滑趋势。

硕博士论文从2010年开始,逐渐成为研究的主要部分,占全部研究的61.82%。如朴宣姝(2011)调研了在沪韩国幼儿园的汉语教学情况。少儿汉语教学研究引起学界关注与《汉语国际专业硕士的指导性培养方案》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关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指导性培养方案》中列有“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以及“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相关课程。在这种情况下,海外中小学教育情况、海外中小学汉语课堂教学实践,逐渐进入各汉硕培养院校师生的关注及研究视野。赵勇、王安琳、杨文中(2008)、赵杨(2010)等研究可以说是这类研究的代表。

需要说明的是,李润新(2006)主编的《世界少儿汉语教学与研究》一书共收录论文37篇,其中有5篇论文未涉及少儿汉语教学问题。方小燕(2013)主编的《海外少儿汉语课堂教学与研究》一书共收录论文14篇论文,均为印度尼西亚中小学学生汉语学习的考察与研究。这两本书中所收论文,均未被中国知网收录。

2.1.2期刊论文热点分析

本文以李润新(2006)《世界少儿汉语教学与研究》一书为蓝本,对其分类体系进行了调整。将现有的研究文献分为“少儿汉语教学的定位和分期”“少儿汉语的教学改革”“少儿汉语的教学模式”“少儿汉语的教学理念”“少儿汉语的教学技巧”“少儿汉语的汉字教学”“少儿汉语的教材编写”“少儿汉语的教师培养”“少儿汉语的个案研究”及“其他”十个主题。其中,对李润新(2005)(删去5篇非少儿汉语研究论文)与方小燕(2013)进行对比分析。详见表1。

1 少儿汉语研究相关文献分类比较统计

 

 

期刊及硕博论文方面,少儿汉语教材的编写与比较占35.76%,这方面的研究一般是对一套或多套少儿汉语教材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总结规律与不足,比如黄建滨、杜可芸(2014)对《体验汉语》泰国少儿汉语教材的评介、姜有顺(2015)的海外非继承语儿童汉语分级教材的合作练习编设研究、洪雪平(2016)的少儿对外汉语教材研究、周冰(2016)的少儿汉语教材教学内容研究、盛冠男(2019)的少儿汉语教材比较研究等。

有关少儿汉语教学的方法与设计、模式与原则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分别占23.03%、10.30%。这方面的研究一般是从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出发,从学习方法、原则的角度进行论述,对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展开探索,如周晓军(2006)基于VRML的儿童对外汉语远程教学研究、江傲霜(2009)研究少儿汉语的发展及少儿汉语短期培训班的教学模式、郑雷(2010)探索少儿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种活动形式:“每日新闻”、王松岩(2010)研究国外少儿汉语教学的情境-任务-互动模式、孙婕婧(2016)就5C教学法在美国少儿汉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彭建玲(2018)以泰国彭世洛府圣尼古拉斯学校为例讨论儿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等。

与此同时,关于少儿汉语教学的个案研究也有一些成果,占12.12%。如朴宣姝(2011)以在沪韩国幼儿园为例调研了学前对韩汉语教学情况,罗爱瑾(2011)以北苏门答腊棉兰为例探讨印尼儿童汉语教学情况,田然(2016)以谢菲尔德地区为个案的研究分析面向英国本土的汉语教学资源建设,杨香涤(2017)以曼德勒福庆孔子课堂寺庙教学点为例对缅甸非华裔少儿汉语学习者学习动机进行了调研。少儿汉语的汉字与词汇教学仍具有一定的热度,占8.48%,如李丽平(2014)分析了泰国少儿汉语词汇教学的策略,杨曦(2015)以尤金市R小学汉语词语教学为例对美国小学汉语词语教学展开行动研究,纪卓群(2016)以匈牙利马切卡伊小学汉语教学实践为例讨论游戏教学法在少儿汉语字词教学中的应用,刘华(2017)构建了少儿华语教学主题分类词表,陆哲懿(2019)基于思维导图探讨少儿汉语词汇教学的设计。少儿汉语的测试与评估、师培养以及教学改革等的研究总体较少。

李润新(2006)一书中,有关少儿汉语的汉字与词汇教学、少儿汉语的教材编写与比较、少儿汉语教学的定位与分期的研究较多,分别占28.13%、18.75%以及15.63%。少儿汉语教学的模式与原则、方法与设计、改革较少,分别占9.38%、9.38%以及3.13%。没有关于设计测试与评估、教师培养以及相关个案研究。方小燕(2015)主要研究关于少儿汉语教学的方法与设计(占50%),其次是关于汉字与词汇教学(占42.86%)。两本论文集研究重点不同,李润新(2005)发凡起例,目的是希望全面讨论少儿汉语各个方面的问题;方小燕(2013)旨在考察在印度尼西亚中小学学生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2著作情况

2.2.1著作基本情况

有关世界少儿汉语教学的研究性著作,近十年来出版不多。本文以相关字段检索全国图书馆相关信息发现,相关的主要有潘素英(2012)《泰国中小学汉语课堂大纲研究》、谢锡金、罗嘉怡(2014)《怎样教非华语幼儿有效学习中文》、张丽(2015)《海外儿童汉语教材比较研究》、李雁同(2016)《走进英国中小学》、安•索德曼、李筠、贾浦江(2016)《主题式教学:中小学汉语课堂教学设计》、方欣欣(2017)《加拿大中文基础教育考察》、田艳、贺怡然(2017)《美国小学汉语教学研究》等。另有数部著作虽不直接相关,但与各国基础教育、小学生课堂教学、外语学习标准相关,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影响较大,在此一并论述。

2.2.2海外各国基础教育与中小学教师的研究

赵勇、王安琳、杨文中(2008)《美国中小学教师》一书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美国公立中小学的情况,涉及教师资格认证、培养模式、招聘途径、教师标准、教学方法、职业发展及评估等。蔡敏(2009)《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及典型案例》以典型案例的形势系统介绍和分析了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通过介绍海外各国的基本情况及相关经验,为国内提供参考。

2.2.3海外各国中小学外语教学与课堂的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引进《儿童语言学习评价》,2013年出版《美国中小学外语课堂教学指南》(该书也曾以《儿童与语言》为主标题)。前者主要介绍儿童这一特殊语言学习群体的身心发展特征、学习过程的特点以及适合他们语言学习的条件,尤其是许多正规或非正规的课堂评价手段。后者是作为“国际汉语师资培训丛书”出版。书主要是从教学方法的角度,以《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为纲介绍美国中小学外语课堂教学的情况。

2.2.4海外各国中小学汉语教学、课堂、教材、大纲的研究

潘素英(2012)从泰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的问题出发,对泰国中小学汉语课堂大纲展开研究。谢锡金、罗嘉怡(2014)系统研究新加坡对于非华语幼儿进行有效教学的理论、方法、原则等。张丽(2015)选取六套使用范围较广的海外儿童汉语教材从词汇选取、课文编写、活动设计三方面进行系统考察。李雁同(2016)、方欣欣(2017)重点介绍英国中小学以及加拿大中文基础教育的特征。田艳、贺怡然(2017)对美国小学汉语教学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并对其他国家小学汉语教学、美国小学汉语师资培养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2.2.5少儿汉语的学习理论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唐燕儿(2012)全面介绍儿童语言学习的心理特点、规律及方法技巧。安•索德曼、李筠、贾浦江(2016)介绍主题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实施策略,并提供八个主题教学设计案例以及具体的课堂教学步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三、少儿汉语教学研究的特点

3.1国别基本与各国汉语教育发展同步

从国别上看,泰国、韩国和美国为最多,其次是国内国际学校的研究。其中亚洲国家的研究占全部研究的三分之二;涉及到的欧洲国别数量最多,达十余国。从研究对象的国别来看,基本都是泰国、韩国、美国、马来西亚等汉语教育和华文教育情况良好的国家,与各国汉语国际教育发展情况基本同步。详见图2。

 

3.2中国教材占主流

相关研究涉及28种少儿汉语教材,中国所编教材占主流,共计18种。海外各国自编教材已具有一定影响力。在这些教材中,华文教材也占据有一定份额,如《中文》《汉语》等。市场份额最多的三种教材为《汉语乐园》《国际少儿汉语》及《快乐汉语》。详见图3。

 

3.3教学法方面,游戏、儿歌教学法占主导

相关研究涉及教学法13种,游戏教学法和儿歌童谣教学法占主导。这些教学法中,一半以上都立足于儿童生理及心理特点,以游戏、表演等活动为主,也有部分教学法涉及移动软件多媒体以及远程教学。详见下图4。

 

3.4沟通交际理论占主流

相关研究涉及教学背景性理论16种,寓教于乐、趣味教学、沟通交际、针对性、科学性以及多元智能教学理论占前5位。其中,真正与儿童教育理论相关的并不多,主要是寓教于乐、趣味性教学、多元智能差异教学、蒙台梭利理念教学等。教学理论方面以有关沟通交流方面的教学理论为主。详见下图5。

 

四、少儿汉语教学研究的不足

4.1没有真正满足现实需求

李润新(2006)曾提出我国少儿汉语教学存在的两个很大差距。一是“与我国针对成年人的汉语教学、科研和编教的丰硕成果相比,少儿汉语教学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二是“与强势语言如少儿英语的教学、科研和编教的卓越成就相比,我们的差距就更大。”时至今日,李文所提及的这两个差距愈加剧烈。本文提出的“合格的少儿汉语教师奇缺”,“迄今还没有一套完全适合少儿生理、心理特征的精品教材”,“关于少儿汉语教学的研究极为薄弱”三点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姚道中(2010)认为“目前美国的汉语教学尚显不足,尤其是经过专业训练的、熟悉美国中小学教学情况的教师……中小学的教材,尤其是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编写的,适合其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的教材尚缺。”总体来说,少儿汉语教学研究没有真正满足现实发展对于教材、教法、教师等方面的需求。

4.2缺少对母语和其他语言教学的借鉴

少儿汉语教学研究应了解我国中小学的母语教学、少数民族普通话教育、华文教育以及世界各地中小学外语教学的经验教训,加强与一线教学实践的联系。李宇明(2018)也认为低龄化对汉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教学系统的革新、教育理念的革新、教学研究的跟进。要从“总结、借鉴入手”,“根据海外汉语学习低龄化的实际情况,对教材、教法、课程、考试、教师等相关教学要素进行全方位研究。”最重要的是“边研究边应用,边应用边研究”。

4.3存在较多空白领域

吴应辉(2012)曾提出汉语国际传播领域的十个问题,较为全面地涵盖了汉语国际传播领域研究的各个方面。对照前文的梳理以及这十个问题,总结归纳可以发现少儿汉语教学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少儿汉语学习、教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有待深入;(2)少儿汉语教学的典型个案、国别及本土化研究较少;(3)少儿汉语教学的有关标准研究比较缺乏;(4)少儿汉语教学的教材、教法、模式研究不够系统;(5)少儿汉语教学的评估体系仍有欠缺;(6)少儿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传播、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关系有待深入研究;(7)少儿汉语教师的培养、培训问题应该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

五、少儿汉语教学研究的展望

世界少儿汉语学习热,对于汉语国际传播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需要我们予以更多的关注与研究。对于世界少儿汉语教学研究,本文认为应加强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加强对世界各国少儿汉语教学需求及情况的调研。只有了解各国少儿汉语教学的现状以及具体需求,才能进行更具针对性的研究。目前,我们对海外各国汉语教学,尤其是少儿汉语教学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二是培养符合各国基础教育标准及要求的少儿汉语教师。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是关键,教师是核心。培养符合各国基础教育标准及要求的少儿汉语教师,必须了解海外各国对于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培养、培训的标准、职业发展等各种情况。这就要求我们仍需进一步了解海外各国基础教育情况,同时与海外各国开展师资方面的联合培养。

三是系统开发适合少儿心理、学习特点的教材及配套资源。必须深入研究少儿语言学习的生理、心理机制,在此基础上编写符合少儿特点的教材及学习、娱乐资料。只有符合他们的生理、心理机制,才能赢得他们的喜爱,真正发挥教材与配套资源的作用。

四是探索符合少儿语言学习特点尤其是汉语学习特点的教法和模式。目前对于少儿汉语学习的特点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我们必须进一步研究符合少儿汉语学习特点及规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深入少儿汉语教学的一线进行实践探索。

五是与心理学、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领域开展跨学科实证研究。儿童心理学、儿童语言学习以及儿童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应加强与心理学、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等领域的合作,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跨学科实证研究。

六是针对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学习者及学校)开展研究。针对具有典型性的汉语学习案例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如一些较有代表性的成功学习者、一些较有影响力的学校,总结推广成功经验,研究不足,以便进一步改进。

七是进一步探索少儿汉语网络及在线平台教学。随着网络技术以及在线教学平台的发展,应进一步探索少儿网络及在线学习、教学的开展。李宇明(2018)也建议,汉语教师应充分利用华人语言社区资源,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来进行语言环境补偿,制造“虚拟语言生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汉语。

八是深入研究少儿汉语传播规律。李宇明(2018)提出要重视少儿汉语学习中的语言感情,甚至是跨文化认同。我们应根据少儿汉语发展的情况,总结研究少儿汉语传播规律,丰富汉语国际传播的方法、策略与经验,以便更好地进行专门规划。

参考文献:

[1]蔡 敏.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及典型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方小燕.海外少儿汉语课堂教学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方欣欣.加拿大中文基础教育考察[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郭 熙.汉语热如何延续[N].光明日报,2017-06-18,(12).

[5]洪雪平.少儿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以《中文》(修订版)第一册为例[J].华夏论坛,2016,(1). [6]黄建滨,杜可芸.《体验汉语》泰国少儿汉语教材评介[J].国际汉语学报,2014,(1).

[7]纪卓群.游戏教学法在少儿汉语字词教学中的应用——以匈牙利马切卡伊小学汉语教学实践为例[D].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8]江傲霜.试论少儿汉语的发展及少儿汉语短期培训班的教学模式[J].民族教育研究,2009,(6).

[9]姜有顺.海外非继承语儿童汉语分级教材的合作练习编设——以《汉语乐园(英语版)》和《轻松学汉语(少儿版)》为例[A].变革中的国际汉语教育——第四届汉语国别化教材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赵成平主编)[C].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10]李丽平.泰国少儿汉语词汇教学的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2).

[11]李润新.世界少儿汉语教学与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12]李雁同.走进英国中小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6.

[13]李宇明.海外汉语学习者低龄化的思考[J].世界汉语教学,2018,(3).

[14]刘 程,安然.孔子学院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5]刘 华.少儿华语教学主题分类词表构建[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7,(1).

[16]陆哲懿.基于思维导图的少儿汉语词汇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17]罗爱瑾.印尼儿童汉语教学情况初探——以北苏门答腊棉兰为例[A].汉语国际传播与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吴应辉主编)[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18]彭建玲.儿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泰国彭世洛府圣尼古拉斯学校为例[J].现代语文,2018,(1).

[19]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以在沪韩国幼儿园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0]盛冠男.基于对比的海外少儿汉语教材研究——以《轻松学中文》和《快乐汉语》为例[D].沈阳师范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21]盛继艳.从海外华语学习者的低龄化看华语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8,(1).

[22]孙婕婧.5C教学法在美国少儿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刍议[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五卷)(成都翻译协会主编)[C].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16.

[23]唐燕儿.儿童语言学习心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24]田 然.面向英国本土的汉语教学资源建设探索——以谢菲尔德地区为个案的研究[A].第十届中文教学现代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李晓琪主编)[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25]田 艳,贺怡然.美国小学汉语教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7.

[26]王松岩.论国外少儿汉语教学的情境-任务-互动模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

[27]吴应辉.汉语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28]谢锡金,罗嘉怡.怎样教非华语幼儿有效学习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9]许莞悦,金光洙.中国朝鲜语外来词词汇结构和使用考察[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

[30]杨 曦.美国小学汉语词语教学行动研究——以尤金市 R 小学汉语词语教学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1]杨香涤.“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缅甸非华裔少儿汉语学习者学习动机调查——以曼德勒福庆孔子课堂寺庙教学点为例[J].海外华文教育,2017,(12).

[32]姚道中,姚张光天.美国汉语教学历史回顾与现状[A].北美中国学——研究综述与文献资源(张海惠主编)[C].北京:中华书局,2010.

[33]张 丽.海外儿童汉语教材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4]赵 勇,王安琳,杨文中.美国中小学教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5]赵 杨.英国中学汉语教学现状与制约因素[J].海外华文教育,2008,(3).

[36]郑 雷.“每日新闻”:儿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种活动形式[J].海外华文教育,2010,(4).

[37]周 冰.少儿汉语教材教学内容对比研究——以《汉语顶呱呱》和《体验汉语》第一册为例[A].第六届东亚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暨第九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主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8]周晓军.基于 VRML 的儿童对外汉语远程教学[J].系统仿真学报,2006,(1).

[39][美]安•索德曼,李筠,贾浦江.主题式教学:中小学汉语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40][美]海伦娜•柯顿,卡罗尔•安•达尔伯格,唐睿等译.美国中小学外语课堂教学指南[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41][泰]潘素英.泰国中小学汉语课堂大纲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汉语学习》202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