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飞 马励励 | 国际汉语教材中的城市形象研究——以北京和上海为中心
 
字体:     日期:2020/05/26 10:00:00    彭飞,马励励/文    点击:

作者简介:: 彭 飞,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讲师,文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实验语言学、汉语教学法等。马励励,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本科生。本文系 2014 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14YJC740071 ) 和 2017 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G17JC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引言

 

“城市形象”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城市学家Kevin Lynch1960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城市包含的事物众多:人、建筑、自然景观、文化都是城市的部件。这些城市部件体现着城市形象,又受到整体城市形象潜移默化的熏陶,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初到中国的留学生,对中国不甚了解,更不可能细化到各个城市,所以对教材中提到的城市形象并不清楚。留学生的个人认识中既包含对城市的刻板印象,又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

 

胡范铸2013认为在某一言语社区国家、民族、地区中,特定受众刻板印象形成的最重要的动因是学校教育,要分析一个国家形象修辞在某一言语社区中的传播,应该充分关注该社区的教材中关于某国的国家形象的叙事。

 

目前,国内外语学界对国家形象进行的研究,多是分析外语学习者对教材中人物或事物的刻板印象。国际汉语教育界有关形象的研究尚不多见,且多为教材中应该如何传播中国形象的研究,主要有柯雯靖2015、秦惠兰2013、刘弘2014等。至今我们尚未发现汉语教材中某一具体省份城市形象的研究。边娜娜2015发现,现有介绍城市形象的著作大多会详细介绍书中提及的每座城市。这些被提及的城市数量庞大,介绍内容需要深入理解。而过于庞杂的介绍对刚来中国的留学生来说有很大负担。文化是潜移默化的传播,一部分留学生可能会主动了解感兴趣的中国城市文化,但其他学生可能只是从所学的综合教材来了解中国的其它城市。所以,忽视教材中城市形象的塑造,就有可能为留学生从课本中认识中国城市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国际化程度在全国名列前茅,是汉语教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城市,其余城市大多被一笔带过。两地留学生人数一直位居全国前两位。他们对北京和上海的印象,除了来自日常生活以外,很大部分是来自汉语教材。因此,准确把握一个城市在教材中的形象就成为城市形象建构中的重要课题。国际汉语教材在促进留学生形成对中国形象的认知方面,是其余任何媒介不可比拟的。以世界范围内的汉语教材为媒介,调查北京和上海在国际汉语教材中的传播现状,可以为中国城市形象的修辞与传播分析提供一个有效样本。

 

笔者拟运用实验修辞学的方法,以北京和上海为样本,对国际汉语教材中的省区形象进行研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北京和上海在国际汉语教材中的印象是什么这些印象对学习者了解当下的中国城市有何作用?(2所得数据对国际汉语教材的编写有何启示?(3北京、上海形象和中国形象的传播是同步的吗我们将对此进行研究。

 

研究设计

 

笔者运用内容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来进行研究。

 

首先利用文献阅读进行教材选择和理论铺垫。经过二十几所海内外高校汉语教师的推荐,本文选择了目前在全球使用范围最广、最具影响力的《HSK标准教程》和《新实用汉语课本》2版两部教材。《HSK标准教程》是经国家汉办授权,由汉考国际CTI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联合开发的一套教材,2014年出版,包含课本9册和练习册9册。而《新实用汉语课本》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和中国国家汉办规划教材,2010年出版第2版,包含课本6册和练习册6册。我们整合所有资料,将教材中涉及城市形象的内容进行筛选。记录“北京”“上海”分别出现的各种情况,明确他们是以文字、图片和利用城市代表性文化部件中的哪种方式来凸显城市形象的。利用定性分析和数据分析法分析出教材中城市的具体形象、语境及其作用。归纳该形象是作为课文部分让学生输入,还是作为练习让学生输出的各种作用,由此形成原始的数据。

 

接着对原始数据进行二次筛选,找出其中反映城市形象的部分,分门别类进行记录,根据话语分析理论再将其中的形象进行整合归纳。采用对比法,在确保对比可行性的前提下,利用整合好的素材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教材间的纵向对比,总结不同教材中“北京”“上海”形象的不同体现,据此结论得出大类城市形象的塑造现状。

 

最后,在留学生中做调查,将这些词编制成问卷,采用五度量表法,请留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判断这些词是否符合北京与上海的特点。

 

三、国际汉语教材中的北京与上海形象

 

教材的“城市形象统计”

 

在《HSK标准教程》和《新实用汉语课本》2版两部教材中,涉及到“北京”“上海”两座城市的内容情况如表1:

 

1 城市出现情况表

 

 

对相关数据进行筛选统计之后,分析上述表格可以得知,不同教材中城市出现情况的差异明显。在《HSK》教材中,“北京”一词出现次数远超“上海”,达到约7.0∶1.0的比例;在《新实用》中,“北京”与“上海”的比例则达到约3.9∶1.0。由此可知在教材中,的确存在更偏向于呈现“北京”相关语料的情况。而比起“北京”,“上海”的相关语料就显得有些缺乏。

 

在总结出教材所涉及的相关语料之后,则需要对其中能够体现城市形象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地筛选和分析。筛选情况如下表2:

 

2 《HSK》《新实用》中“北京”“上海”城市形象体现次数及占总数的比重

 

 

笔者在统计相关城市形象时,利用话语分析理论对文字和图片进行分析。根据图表可知:

 

首先,虽然教材中关联到城市的相关语料不在少数,但真正能够体现城市形象的语料却不占优势,大部分语料并没有起到凸显城市形象的作用。

 

其次,虽然不同教材对“北京”“上海”形象塑造的数量差异不大,如上表中《HSK》和《新实用》中所体现的“北京”城市形象数量接近,塑造的“上海”形象数量也接近,但数量不能代表内容,不同教材塑造的城市形象不一定完全一致,仍有可能存在许多不同的城市形象。“北京”虽然出现频次远高于“上海”,但是能体现形象的比例却均低于“上海”。

 

代表教材中北京与上海形象的具体分析

 

为了探究上述问题,笔者列出下表3来展现《HSK》和《新实用》中所体现的具体城市形象。

 

3 《HSK》和《新实用》中“北京”“上海”城市形象对照表

 

 

通过表3可以看出:《HSK》和《新实用》中涉及一部分相同的“北京”“上海”城市形象,但这些形象并不是单一存在,不同教材也会呈现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形象,而同一部教材也会从一个方面来对比多个城市。在研究方法部分笔者提出从图片、文字、文化部件方面进行研究。接下来笔者会从重复语料分析、图片分析、城市形象展示等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重复语料分析

 

教材中的语料虽然重复,但是在功能和表达形式等方面会有不同,有时是为了加强某个城市形象,有时只是单纯地加强练习效果。如:

 

1北京既是中国的首都,又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新实用汉语课本》第33课

中国的大城市有很多,像北京、上海、广州......《新实用汉语课本》第36课

2我要跟小云一起去上海旅行。《新实用汉语课本》第14课

明天我要去上海旅行,得用人民币。《新实用汉语课本》第15课

 

诸如此类的语料都是通过不同的句子形式来强调同一个形象特点。这些特点并不会集中放在一个单元出现,有的会甚至横跨几个单元。除此之外,也有在同一单元多次重复同一句话的情况,如:

 

3北京人就爱吃火锅,主要是涮羊肉,天气热的时候也吃。《新实用汉语课本》第20课

4现在人人都关心北京的绿化。《新实用汉语课本》第33课

5保护北京,跟每个北京人都有关系。《新实用汉语课本》第33课

6我很喜欢吃烤鸭。《新实用汉语课本》第9课

7这就是上海话的“我不懂”。《新实用汉语课本》第50课

8现在,他们有的人会唱京剧,有的人会演京剧。《新实用汉语课本》第22课

 

以上实例都是至少重复两遍以上的语料,主要出现在课文和练习的模块,且都是在一个单元内进行重复,强化学生对语法点及涉及到的形象特点的印象。

 

2.图片分析

 

除了在文字上体现,“北京”城市形象还通过图片对其自身进行了更好的诠释,主要展现了北京的建筑、京剧文化、美食、教育、城市发展等方面情况,体现了其交通便捷、推崇京剧、教育资源丰富、美食众多、特色建筑多等特点。如:

9

 

图一 北京四合院

两幅图中都展示了北京四合院的风貌,独特的建筑风格能引起留学生对北京文化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体现北京特色建筑多的城市形象特点。

10

 

图二 京剧演出画报

与众不同的京剧扮相,能够凸显北京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丰富北京形象的文化内涵,对留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11

 

图三 全聚德烤鸭店                           图四 广和居

图为北京有名的全聚德烤鸭店和北京“八大名饭馆”之一的广和居。在城市形象的塑造过程中,美食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一道看似普通的菜品,往往能够折射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恰如烤鸭,工序繁杂,菜品精致,没有上乘的功夫难以体现其风味,这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12

 

图五 北京奥体中心                   图六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中国鼓

上图为北京的主要活动中心,是北京文化交流的圣地,颇具创意的建筑风格反映出当下北京的发展面貌。

不单单是北京,上海也通过其现代建筑展现了其当代城市形象。

13

图七 上海的世博会展览馆             图八 上海的地标———东方明珠塔

14

 

图九 上海市大同中学                       图十 清华园

汉语教材也会通过展示学校的图片来体现城市的丰富教育资源,以此吸引更多人才留在中国发展。

15

 

图十一 吃火锅

教材中,还会出现自创的相关语境图画,如上图是在提出“北京人很爱吃火锅”的特点时插入的。而图中吃火锅的人物并非仅仅是中国人,还有外国留学生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北京与国际接轨,容纳来自世界各地国际友人的发展现状。笔者在归纳图片时发现,类似自创图片出现的场合大都是为介绍一个新事物。恰如上图,插入该图片其实是为了引入“火锅”这一新事物,图片能更加快速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其内涵,而“北京”只是作为该新事物的背景出现。

 

从这些图片的展示中可以看出,汉语教材会选择部分能够凸显授课内容的图片进行说明和强调,甚至自创图片去更直观地展示相关内容。这样的方法能够配合教材脉络的运行,展现一定的城市形象。

 

3.城市形象展示

 

以下是教材中有关于“北京”形象的展示:

 

两部教材中“北京”形象的相同之处包括:首都;工作机会多;美丽;北京的秋季最适宜旅游;交通便捷;推崇京剧;教育资源丰富;美食众多;特色建筑多;名人故地;商贸发达等。

 

其中,“首都”城市、工作多、美丽、交通便捷、教育资源丰富、特色建筑多、商贸发达等形象特点都是围绕着“北京”作为中国首都的身份而展开的,体现出大城市的发展情况和整体形象。如:

 

16课文:北京既是中国的首都,又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新实用汉语课本》第33课

17练习选词:A:你怎么要去北京

B:那儿的工作机会比较多。HSK标准教程2》第18课

18练习句型替换:A:北京怎么样

B:北京很漂亮。《新实用汉语课本》第9课

19注释:坐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原来最快差不多需要12个小时,现在有了高铁,5个小时就能到。HSK标准教程4》4课

20比一比:他毕业后在老家工作了一年,接着/然后又考上了北京大学,读研究生。HSK标准教程4》18课

21复述:王洛宾是北京人。《新实用汉语课本》第41课

22运用:许多外国或外地游客来到北京旅游时,都会专门去看看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HSK标准教程5》14课

 

可以看出,教材对“北京”形象的描绘与其说是塑造,不如说是加强。这种加强基于“北京”是中国首都的基础之上,由首都“光环”所带来的一切正面的影响。这种情况也并非个例,而是教材中多少都会出现的情况。

 

另外,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两部教材都不约而同的关注到“北京”城市形象的文化部件,如:京剧、烤鸭、长城等。甚至会以“京剧”为主题单独成篇。具体内容体现在:

 

23注释:现在,他们有的人会唱京剧,有的人还会演京剧。《新实用汉语课本》第22课

24看图说话:A:你吃过北京烤鸭吗B:我吃过九次北京烤鸭。《新实用汉语课本》第22课

25运用:我去了长城。我打算再去一次北京,再去一次长城。HSK标准教程3》第8课

 

两部教材中“北京”形象的不同之处有:

 

HSK》还体现了“北京”的其他形象:不错的城市;发展变化快;城市地位高。这些都很客观,但是也只是反映了一般首都的共有特征。

 

而《新实用》中体现的则是世界著名、古老、四季分明、竞争大等特点。提出北京是“有名的”,这句话是从英国留学生“林娜”口中说出来的,表明了“北京”的国际地位。而“古老”的形象,能让学习者认识到这座城市背后的底蕴,这一点从旅游城市形象也可以体现。

 

通过以上内容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对外汉语综合教材中所塑造的“北京”形象除体现首都“光环”所带来的工作机会多、美丽、交通便捷、教育资源丰富、特色建筑多、商贸发达等形象特点外,其余都是从旅游、文化、美食和传统艺术文化等方面进行体现的,如:北京的秋季最适宜旅游、推崇京剧、美食众多、名人故地这些特点,但却未曾体现一般首都的本质———北京的政治中心功能。

 

另外,在教材塑造“北京”的形象时,提到了城市地位高、有著名媒体等特点。“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其首都职能自然有很高的地位,而有著名媒体则是通过引用多篇《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的文章来体现,潜移默化的展示“北京”所拥有的著名媒体。除此之外,教材还体现了“北京”重视绿化、北京郊区农村比城里都富、留学生众多、北京人爱吃火锅的形象。除却“首都”光环带来的城市形象,它还展示了北京的城市生活内容,与时代发展有一定程度的结合。

 

总的来看,汉语教材会以“首都”为起点,展示一般首都的共性形象,其中有的教材可以更好地与时俱进,融合现下一些“北京”独有的特点,如重视绿化等方面,值得借鉴。同时,“首都”形象会辐射出多个其他形象,如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等,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可以少说甚至不说,削弱留学生对“北京”形象的大众化认知。

 

以下是关于“上海”形象的展示:

 

两部教材中“上海”形象的相同之处包括工作机会多、教育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特点。但这些共同特点主要都是不约而同地围绕“上海”作为中国的大都市而体现出的城市共性。如:

 

26课文:他每次去上海,不是火车就是飞机。《新实用汉语课本》第42课

27练习:我一毕业就去上海当律师了。HSK标准教程4》2课

 

两部教材体现的不同点在于:有的是从“上海”的冬天冷、人才聚集、语言复杂等方面来说明;有的则是从“上海”很漂亮、发展快、东西便宜、旅行胜地、上海人思想前卫等特点来塑造“上海”形象。如:

 

28注释:上海冬天没有暖气,屋子里冷的让人伸不出手。HSK标准教程5》13课

29课文:丁云:上海很漂亮。祝你旅行快乐!《新实用汉语课本》第14课

30注释:马大为:上海怎么样听说这两年上海发展的非常快《新实用汉语课本》第15课

31语法:上海的东西便宜多了。《新实用汉语课本》第38课

 

以上内容可以反映出:不同教材塑造的“上海”形象有部分重合,这部分重合多偏向于“上海”作为中国的大都市所体现出来的各方面发展。但不同教材也会从语言、环境、思想等方面来侧面塑造城市形象。这些较为细节的城市形象能够一定程度地引导学生了解当下的形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汉语教材中的城市形象对留学生的影响

 

胡范铸2013认为在当代社会,修辞是“我”“你”“他”互动的过程。机构形象修辞如何表达是重要的,但如何接受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将上文提到的一些关键词部分加注照片打乱并编制成问卷,在北京与上海的6所高校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8份,全部有效。所有被试均在当地生活一年以上。问卷采用五度量表,每个词语包含“符合、比较符合、不知道、不太符合、不符合”等选项。

 

统计结果发现,留学生对这些词语和照片大多认同,但是对对方城市的某些词语比较陌生,比如“天坛”和“东方明珠”,多人选择了“不知道”,究其原因,可能是学生没有接触到相应的课文,并且在生活中较少接触到。

 

笔者发现,留学生对以上正向的词语认同度比较高,如“交通方便”“机会多”“悠久”等。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他们都认为北京和上海有很多适合学习、旅游、消费的地方,可见他们的生活经历十分匹配教材。同时,他们也认为北京和上海经济发达,工作机会多,饮食丰富,交通方便但是堵车严重、地铁拥挤,人们友好。两地留学生都吐槽了冬天,北京留学生认为冬季空气污染严重,而上海留学生认为天气寒冷难以忍受。从访谈中得知,虽然他们都生活在北京和上海,但是会经常去中国其他城市旅游,从各种媒体中了解中国的新闻大事,也会经常和在中国各大高校的同胞经常交流。

 

徐翔等2017分析了国际自媒体中北京城市形象传播的特征,发现涉及北京的主要方面包括文化艺术、旅游、体育、政治、科技创新等。正面倾向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旅游和文化艺术等,负面倾向主要集中在政治、环境问题、社会和交通等。在调查中,留学生也在反复和笔者提及“雾霾”“支付宝”“G20”等。如果说媒体对北京上海形象的塑造属于间接来源,那么汉语教材以及教师课堂讲解则是学生认识北京和上海的直接来源,非常重要。

 

 

对汉语教材“省区形象”设计的进一步思考

 

省区形象与传媒技术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省区形象已经日益重要。信息传播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城市的形象可以通过声音、光影、色彩等鲜明的特点表现出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汉语传播中,受众是广大留学生,传播的媒介是书本、老师等,并不具备较大的视觉优势。媒体传播能快速直观的反映城市形象,而课本则是潜移默化的灌输。没有视觉冲击力的文字很难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而,汉语教材能否在拥有实用性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将教材中的城市有机串联而非单纯讲解,则显得十分重要了。

 

在编写教材时,不能简单地将社会认知介绍给学习者,而应该对其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利用高科技手段在学习者心目中塑造一个良好的地区形象。

 

城市建设与教材中的城市形象塑造

 

在日常的城市建设中,城市形象的塑造常常是通过举办大型体育、文化、经济活动来进行的,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可以树立自己的品牌,打造地区特色。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不同地区的建筑、设施设备都更趋于相似,所以只有让城市自身表现出独特特点,才能凸显与竞争对手的不同,占据有利地位。

 

同样,这样的同质化现象也会体现在汉语教材中。不论是北京还是上海,教材对二者的塑造都不自觉地偏向了大都市的共性特点。而没有特色的无差别城市形象,也不能在留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更不能通过良好的城市印象来吸引人才,促进经济发展。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挖掘各个城市的特色形象,从多方面建立起城市间的联系,避免城市间的同质化。比如上海,在编写课文时,可以考虑与其“海派文化”这一特点紧密结合。

 

在编辑相关城市内容时,穿插安排教材大背景背后的逻辑线,与设置的虚拟人物相结合,构造出一个连续的背景故事,在这个背景故事中介绍不同城市的时新景点和现状,给留学生带来城市的新形象。把基本知识与时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合来看,对于教材编写者来说,如若能够更加全面地看待中国有特色的城市并作为教材的一部分,并且对现有城市形象进行总结分析,从细节入手设计一个更加丰富的逻辑网教材的全面性、趣味性和实用性都会有所提高。

 

 

结语

 

笔者分析了国际汉语教材中的北京与上海形象,讨论了国际汉语教材与城市形象的关系。教材可以更加系统地应用城市部件,形成一个与汉语教材中虚拟人物相关联的逻辑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与社会接触,增添与时俱进的城市形象等。广大留学生想要到中国一探究竟,看看真实的中国面貌,而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只能停留在少数城市进行学习,对中国其他城市的了解受到约束。课本作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其展现的城市形象透露着一定的权威性。在留学生眼中,中国形象可能会因片面的城市形象而改变。留学生对城市的印象可能来源于多个方面,这些渠道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如何构建印象的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边娜娜: 《对外汉语中高级视听说教材研究———以北大版视听说教程<中国城市名片>为例》,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年。

[2] 胡范铸: 《“海量接受”下国家和机构形象修辞研究的方法设计》,《当代修辞学》,2013 年第 4 期。

[3] 柯雯靖: 《对中国形象引入对外汉语教材的思考》,刊于赵成平、郑通涛等《第四届汉语国别化教材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年。

[4]  弘、孔梦苏: 《对外汉语教材中虚拟人物的刻板印象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 年第 1 期。

[5] 秦惠兰: 《在汉语教材文本中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策略》,《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3 年第 1 期。

[6]  : 《北京城市形象国际自媒体传播的现状与对策———基于 Twitter、Google+、YouTube 的实证分析》,《对外传播》,2017 年第 8 期。

[7] Kevin Lynch,The Image of the City,The MIT Press,1960

 

《海外华文教育》2019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