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成果 |《孔子学院研究年度报告(2019)》
 
字体:     日期:2019/12/17 10:00:00    徐媛媛/文    点击:

一、图书简介

2019年12月9-10日,由山东大学孔子学院研究中心编撰、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孔子学院研究年度报告(2019)》在国际中文教育大会举办期间正式发布,这也是本研究报告继2016、2017、2018三年后的第四次发布。

《孔子学院研究年度报告》2016-2019

二、编撰主旨

《孔子学院研究年度报告》是以关涉孔子学院及其相关研究的文献为基础形成的年度系列成果。本年度报告从教学、发展、影响、舆情和案例等五个维度,对孔子学院年度相关文献进行集成与梳理,对研究现状开展综合分析,目的是呈现孔子学院研究发展脉络、洞悉孔子学院发展规律要义、判断孔子学院发展动态导向,以使孔子学院这一跨国教育组织在社会语境和学术语境中获得相应的定位和意义空间,获得功能与价值的确认与诠释。

三、图书目录

  言  观念与变化:再谈孔子学院“新常态”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文献来源与选择

   第二节  基于基础数据的比较与分析

   第三节  基于研究内容的比较与分析

第二章  教学研究

   第一节  学科与专业建设

   第二节  教师与人才培养

   第三节  教学与资源建设

第三章  发展研究

   第一节  合作与支撑力量

   第二节  环境与体制机制

   第三节  专题:区域与国别研究

第四章  影响研究

   第一节  “一带一路”与语言规划

   第二节  教育共同体与教育服务

   第三节  话语重建与讲中国故事

   第四节  理论探索与跨学科研究

第五章  舆情研究

   第一节  境内媒体报道与评论

   第二节  境外媒体报道与评论

   第三节  境内外舆情特征与观点分析

第六章  案例研究:非洲孔子学院

   第一节  非洲孔子学院概况

   第二节  孔子学院与国民教育

   第三节  孔子学院与本土师资教育

   第四节  孔子学院与当地企业合作

   第五节  孔子学院与职业教育

附录1  编撰说明

附录2  相关概念界定

 记

四、内容概述

《孔子学院研究年度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是对2018年研究文献进行系统考察、综合梳理、整体判断的成果。报告按照教学研究、发展研究、影响研究、舆情研究、案例研究五个维度,对研究文献进行了划分,尝试客观反映2018年度孔子学院研究的总体情况。

为了确保文献的客观与全面,报告制定了跨数据库检索、多数据库文献合并、重复项筛除的文献采集流程,具体文献检索与采集过程详见原文。根据报告文献检索与筛选标准,最终确定1729篇/部中外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总体概述、框架设计、择要摘录和探究分析。其中,中文文献1692篇/部,外文文献37篇/部,基本反映了2018年孔子学院研究文献的概貌,涵盖了跨学科视域下孔子学院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从文献数量看,在2018年的1729篇/部孔子学院研究文献中:期刊文献996篇,包括中文期刊964篇、外文期刊32篇;学位论文658篇,包括中文学位论文655篇、外文学位论文3篇;图书文献21部,包括中文图书19部、外文图书2部;中文会议文献18篇;中文辑刊文献36篇。从文献类型上看,期刊文献与学位论文的数量相对较多。2015至2018年各类文献的具体情况如图1-1。

通过对四年文献数量的比较可以发现,2018年的文献总量和各类型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虽然相对于2017年有不同程度的回落,但在2015至2018年的研究文献样本中,仍具有比较强的数量优势。期刊文献数量占比从2017年的55.3%上升到57.6%,学位论文和会议文献的数量及占比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会议文献的数量和占比下降更为显著。为进一步了解、分析和呈现孔子学院各类文献的特征,报告分别对期刊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文献、辑刊文献和图书文献的几组基础数据和信息进行 统计与分析,发现各类研究文献分别具有以下特征:

1. 期刊文献:来源分布广泛,跨学科属性明显。孔子学院是具有创新性的中外合作教育组织,这一国际属性使其获得多个国家和不同语种的学术关照。孔子学院研究已历经近15年的路程,在“量”与“质”两方面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数据显示,2018年中文核心期刊文献共151篇,较2016和2017年分别下降100篇左右,所占期刊文献总量比例仅为15.7%,为四年来最低值。外文核心期刊发文数量的比例优势较为明显,2018年共12篇,超过外文期刊文献总量的三分之一,2015至2018年核心期刊发文数量的平均占比达33.8%。未来孔子学院研究应拓展理论研究范畴,引入多学科研究方法,提升核心期刊发表频次,增强孔子学院研究学术影响力。

2. 学位论文:授予单位以“双一流”与师范类院校为主,博士选题未来可能增加。孔子学院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主要实践平台,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学术研究的主题内容与引证案例,丰富了相关专业学生论文选题的视角与范围,成为高校建设孔子学院的重要附加与衍生价值之一。高校对孔子学院建设与发展的支撑,促使高校师生提高了对孔子学院研究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高校层面的孔子学院研究,使得孔子学院实践不断转化为经验知识,对孔子学院发展具有积极的反哺作用。

从学位论文授予单位的类别来看,“双一流”高校以及师范类和外语类院校对孔子学院研究学位论文的产出具有较高的贡献率。2015至2018年孔子学院专题研究学位论文来源高校前十位见表1-6。

2018年学位论文数量前10位的高校中,有40%属于“双一流”高校,40%属于师范类院校。此外,部分高校在学位论文方面对孔子学院进行了持续关注,北京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均连续4年位居学位论文发文量的前10位,上述高校也是前3批设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院校。

 

3. 会议文献:孔子学院进入多领域会议议程,成果发布形式多样。学术会议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为研究者提供了交流思想与信息分享的平台,受到学术研究人员的认可、支持和广泛参与。但在孔子学院研究领域,学术会议尤其是专题性会议仍然相对缺乏。

2018年之前,以孔子学院为专题的会议主要由孔子学院总部或地方政府机构为主召开,例如每年举办一次的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已经成为孔子学院管理者进行实践经验共享与交流的重要平台。2018年,以高等院校为主的研究机构开始主办孔子学院专题学术会议,成为孔子学院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有关信息见表 1-8,1-9。

4. 图书文献:成果种类多样化,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介绍孔子学院, 使其具备了获得更广泛社会认知的基础与可能性。按照年度来看,孔子学院研究的图书文献成果数量不显著,但从近几年整体发展来看,具有数量稳定发展、类别不断增多、重点学者突出等几项主要特征。2018年孔子学院专题研究图书共有7部,大体可分为学术研究、实践指导、纪实读物、系列报告四个类别,见表1-10。

基于历年孔子学院研究文献的对比分析发现,孔子学院研究呈现三种新的趋势:一是案例研究持续深化,事实描述向知识诠释转化的程度增强;二是经济学范式下的“模型”研究和“技术论”指导下的量化研究成为趋势;三是孔子学院研究合作型团队或合作指导型团队成果逐渐形成。

孔子学院研究是随着孔子学院发展而不断调整、完善、深化的,高质量的研究也将从理论层面对孔子学院下一阶段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引导。2018年孔子学院不同主题研究的精粹摘录与小结思考将分别在教学研究、发展研究、影响研究、舆情研究章节进行呈现。

五、主编简介

宁继鸣,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孔子学院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汉办/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主任,山东大学语言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第一、二届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孔子学院总部特聘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与文化传播、孔子学院与对外传播、汉语国际教育、语言经济。

孔子学院研究年度报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