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孔子学院研究年度报告

    第三节 基于研究内容的比较与分析


为呈现2018年孔子学院研究主题内容的重点与变化,本节将分别对孔子学院教学研究、发展研究、影响研究和舆情研究四个维度下研究内容的转变与发展进行概述,以期反映孔子学院研究的动向。

201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对前一阶段发展演进与历史经验的回顾与反思,是推进下一阶段转型发展行之有效的路径和方法。孔子学院的建立与发展是中国对外开放以来的重要成就之一,是中国对外交流交往、教育国际合作的重要媒介,是中国主动参与全球治理所供给的文化服务类公共产品,也是我国教育逐渐融入世界教育治理体系的有效实践。可以说,孔子学院的发展是全球文化治理的积极探索与重要实践,是世界文明生态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从2005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建立以来,我们在官方表达、社会舆论和舆情话语中见证了她的诞生与成长,在学术话语中审视了她的收获与烦恼。仅以“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为主题词检索2005至2017年的中外文报纸文献就达33308篇,中外文学术期刊文献达1807篇,与孔子学院相关联的报道、以孔子学院为举证的学术研究更是远高于以上数字。整体而言,孔子学院的学术价值日益明晰并被接纳,研究成果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在孔子学院研究领域表达自己的见地与展望。

孔子学院研究在发展的十余年中,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地图”,多学科、多层级研究群体参与,发挥了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学者及团队的持续性学术探究也在不断勘探孔子学院研究新的边界和领域。不断引入和介入的新研究视角与方法也为我们了解、理解孔子学院提供了学术路径。按照教学、发展、影响和舆情四个维度对文献进行分类,2015至2018年孔子学院研究各类文献数量及所占比例如图1-2,可以发现,除2015年教学研究更为突出外,四年研究主题分布均较为平衡。为更清晰地呈现各类文献主题的发展情况,历年统计数量及比例见表1-11。

1-2 2015—2018年孔子学院研究文献主题分布图

1-11 2015—2018年孔子学院研究文献主题统计表

从数量上看,2018年孔子学院研究在主题分布上与往年变化不大,教学研究和影响研究的关注度高,发展研究的基数稳定,舆情研究热度提升。从研究内容来看,2018年教学研究对学科与专业建设、教师与人才培养、教学与资源建设进行了深化;发展研究对合作与支撑力量、环境与体制机制、区域与国别研究进行了拓展;影响研究对“一带一路”与语言战略规划、教育共同体与教育服务、话语重建与讲好中国故事、理论探索与跨学科研究进行了延伸;舆情研究延续以往方法,丰富了相关文献成果。本年度报告的案例研究以非洲孔子学院为分析对象,通过梳理非洲孔子学院概况,归纳孔子学院与国民教育、本土师资培养、当地企业合作以及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呈现孔子学院在非洲的发展以及对当地的多元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将在各章节中详细阐述。

本节仅就教学研究加强汉语国际教育顶层设计、发展研究注重中方院校支撑能力建设、影响研究延续多类主题、舆情研究聚焦欧美孔子学院舆论环境四个方面进行简要评述。案例研究作为本报告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与学术文献中的案例研究具有概念和定义上的差异,因此不在本节进行讨论。

一、教学研究

2018年,学者们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背景下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纵向回顾,对这一国家事业和学科专业教学等的现状和研究进行了阶段性反思,包括(国际)汉语教材编写发展的历程与特征、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研究的变化与创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标准与大纲研究发展的主题与难题、国际汉语教师教育发展轨迹的探究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师研究的综述与建议。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是一个新的研究话题,但一直处在动态发展的语境当中。2018年,学者们对汉语国际教育属性与定位的厘清进一步深入,对其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更为细化。从学科属性层面来看,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属性目前仍无定论,有学者认为这种讨论是困境和价值的双重体现,应跳脱传统的学科分类,也有学者提出,在汉语国际教育所属学科未确定的情况下,要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避免学科边缘化,注重理论学术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2018年的研究问题也更加聚焦、具象。相关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在学科建设框架下的课程设置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评估体系构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的区别研究、汉语国际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探究以及海外汉语教师培训与汉语教师培训师研究等。

二、发展研究

孔子学院经过十余年时间发展,进入了“立足与扎根”结合、“守正与创新”协同的发展新阶段,质量提升与内涵建设是这一阶段的重点内容和关键话题。2018年的研究文献有两个关注重点:一是“一带一路”沿线孔子学院的建设发展,二是孔子学院中方合作院校支撑能力建设。

“一带一路”沿线孔子学院建设方面,2018年文献增加了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菲律宾等国以及非洲地区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路径的关照,与“一带一路”高合作度及高合作潜力国家和区域紧密呼应。同时,国内研究视角也开始关注新疆、西藏等“一带一路”重点规划省市或地区。有学者指出,孔子学院作为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下一阶段应注重西部地区,例如西藏高校在建设和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在推进孔子学院中方合作主体的责任与能力方面,作为孔子学院合作办学的主体之一,中方合作院校的支撑能力成为孔子学院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的切入口。2017年的研究文献就较为集中地研究了孔子学院中方合作院校支撑能力,提出中方院校主要在制度规划、人力资本、教学资源、学术研究等层面提供支撑2018年有学者进一步补充中方院校应对孔子学院提供组织支撑和品牌支撑,指出了孔子学院发展与学校整体规划间关系统一的重要性。

三、影响研究

孔子学院影响研究的跨学科属性体现在经济、传播、教育、政治等多领域研究视角中,包括孔子学院对合作国家或当地经贸的影响、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推进和国际教育合作的影响、对中国对外传播和国家形象的影响、对国际社会文化交流与理解的影响等。2018年的研究依然对上述主题进行了延续与延伸,对新时代孔子学院的影响与意义进一步探索:在中国的国际传播影响力方面,有学者对1981至2016年的文献进行统计时发现,孔子学院已经进入了高频关键词的前十位;在中国公共外交与形象塑造方面,有学者指出孔子学院文化内容的选择是国际形象塑造的路径之一,也有学者指出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在中国形象塑造与提升主动性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方面,有学者基于中方合作院校的相关数据证明孔子学院对中国高等教育出口的影响。

2018年的研究文献还对以下主题进行了讨论:一是孔子学院在教育服务中的功能以及如何促进教育共同体的建立,二是孔子学院在讲好中国故事以及文化全球发展中的角色。这些话题的引入使得孔子学院影响研究成果更为丰富,对孔子学院角色和功能的审视也更加多元。

四、舆情研究

舆情研究近年来成为学者们较为关心的命题,文献多以海外舆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批评话语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同时辅助计量统计方法,评估海外孔子学院所处的环境。自2011年李开盛、戴长征发表《孔子学院在美国的舆论环境评估》以来,国内对孔子学院海外舆情研究的热度开始升温,大部分研究以主流媒体报道为分析对象,并且更多关注美、英两国的舆情环境。随着留学生群体扩展,其他语种国家的舆情分析也有突破,2018年文献中就有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媒体话语分析的文章出现,但未形成规模。总体而言,孔子学院舆情研究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范式,主要选取西方主流媒体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历时报道分析、整体报道分析或不同媒体对比分析的方法。2018年舆情研究文献对孔子学院舆论环境变迁、美国媒体报道、加拿大孔子学院揭牌等的阶段舆情、历时舆情进行研究,是对海外孔子学院生存环境的动态补充。

大数据时代技术的变革为舆情的采集提供了新的方法,国内已经有多所大学或研究机构自主构建舆情数据库及分析平台,对孔子学院海外舆情进行监测和分析。例如,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对美国媒体涉孔子学院报道的研究,基于自主研发软件,对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和小众媒体的议题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山东大学孔子学院研究中心整合孔子学院学术研究与全球舆情信息,研发孔子学院全球学术资讯网,旨在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专题数据库平台,为孔子学院研究及其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基于历年孔子学院研究文献的对比分析发现,孔子学院研究呈现三种新的趋势:一是案例研究持续深化,事实描述向知识诠释转化的程度增强;二是经济学范式下的“模型”研究和“技术论”指导下的量化研究成为趋势;三是孔子学院研究合作型团队或合作指导型团队成果逐渐形成。孔子学院研究是随着孔子学院发展而不断调整、完善、深化的,高质量的研究也将从理论层面对孔子学院下一阶段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引导。2018年孔子学院不同主题研究的精粹摘录与小结思考将分别在教学研究、发展研究、影响研究、舆情研究章节进行呈现。

 

附注及参考文献:

  1. 此处是指狭义的舆情研究,即与孔子学院舆情分析相关的学术研究文献,不涉及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或新媒体的舆情分析。教学研究、发展研究、影响研究、舆情研究维度划分的标准,详见附 2。

  2. 陈婧,范国睿 . 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变迁研究——基于国家角色观念视角 [J].中国高教研究,2018(09):20-24.

  3. 阎啸 . 孔子学院发展的舆论环境变迁——基于 2005—2014 年中外报纸对孔子学院报道的分析 [J].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2018(02):219-226;宁继鸣主编 . 孔子学院研究年度报告(2016, 2017,2018)[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017,2018.

  4. 王琦 .2005—2017 年孔子学院研究的关键话题及学科跨度——基于CiteSpace 可视化图谱的分析 [J].语言战略研究,2018,3(06):44-57.

  5. 《孔子学院研究年度报告》的检索策略不局限于主题词检索,因此获取并筛选文献后的数量要高于参考数据。

  6. 学术文献中,案例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本报告的案例研究则指对海外孔子学院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个案呈现与分析。

  7. 周小兵,张哲,孙荣等 . 国际汉语教材四十年发展概述 [J].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8,3(04):76-91;姜丽萍 . 汉语教材编写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J].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8(04):12-18.

  8. 吴勇毅.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外语教学法研究四十年之拾穗 [J].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8,3(04):47-62.

  9. 王佶旻.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标准与大纲研究十年回顾 [J].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8,3(02):33-40.

  10. 叶军 . 国际汉语教师教育的发展轨迹 [J].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8,3(04):36-46.

  11. 丁安琪.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发展十一年 [J].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8,3(04):18- 35;张军广 . 对外汉语教师研究的历时与共时趋向——基于文献可视化的分析 [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8,16(03):82-92.

  12. 胡范铸,陈佳璇,张虹倩 . 目标设定、路径选择、队伍建设: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的重新认识 [J].世界汉语教学,2018,32(01):3-11.

  13. 汲传波.“双一流”视阈下的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 [J].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8(04):67-74;宁继鸣. 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与“学科”双重属性的反思 [J]. 语言战略研究,2018,3(06):6-16.

  14. 郭晶,吴应辉.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初探 [J]. 教育研究,2018,39(11):99-104.

  15. 王添淼,李周振 . 国际汉语教师与对外韩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比较研究 [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8,16(06):1-11.

  16. 李惠文,庞晖. 海外孔子学院汉语教师深度培训模式建构及实践——以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8,16(05):27-34.

  17. 丁安琪 . 学员视角的优秀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师特征分析 [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04):31-37.

  18. 高全孝 . 西藏创建海外孔子学院(课堂)刍议 [J]. 西部学刊,2018(01):69-71.

  19. 张晓慧. 论中国大学对孔子学院发展的支撑能力建设[J].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7,2(03): 5-9;李凡,安然,高航 . 加强中方院校支撑能力,促进孔子学院持续发展——以大连外国语大学为案例分析 [J].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7,2(03):21-24;徐丽华,包亮 . 整合优势资源 构建支撑能力 探索双赢之路——以浙江师范大学为案例分析 [J].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 2017,2(03):25-28.

  20. 俞苏洋. 孔子学院中方合作院校支撑能力初探[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4):461-464.

  21. 相德宝,张弛 . 议题、变迁与网络:中国国际传播研究三十年知识图谱分析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8):73-77.

  22. F. Hartig. China’s Global Image Management: Paper Cutting and the Omission of Politics[J]. Asian Studies Review,2018(42): 701-720.

  23. 彭增安 . 孔子学院与国家形象传播 [J]. 秘书,2018(06):58-62.

  24. Donald Lien & Liqing Miao. Effects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o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Exports: Evidence from Chinese Partner Universitie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 2018(57):134-143.

  25. 刘程,安然 . 意识形态下的新闻图式:英国主流媒体对孔子学院的“选择性误读”[J]. 新闻界, 2014(06):32-39;叶英 . 从外媒报道看孔子学院的海外形象 [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48-57;彭飞,于晓 . 英国主流媒体报道中的孔子学院形象与话语体系 [J]. 学术探索,2016(11):112-119;刘程,曾丽华 . 美国主流媒体孔子学院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J]. 对外传播,2017(01):76-78.

  26. 阎啸 . 孔子学院发展的舆论环境变迁——基于 2005—2014 年中外报纸对孔子学院报道的分析 [J].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2018(02):219-226.

  27. 周亭,温怡芳,贾文斌 .“他塑”视角下涉华国际舆情的困境与应对——以美国媒体涉孔子学院报道为例 [J]. 对外传播,2018(04):19-21.

  28. 刘程,刘芳 . 加拿大 12 所孔子学院揭牌新闻报道话语分析 [J]. 文化与传播,2018,7(02):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