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生:高校新文科建设:响鼓还需重锤敲
 
字体:     日期:2022/03/29 10:00:30    张雷生/文    点击:

在全球信息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显得越发重要。新文科建设关系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亟须深入实施的重要举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文科建设正当其时,响鼓更需重锤敲。我们应深刻认识新文科建设面临的突出现实问题,科学谋划新文科建设的整体未来发展。

推动新文科发展,努力形成深层次的学科交叉融合。当前,我国新文科建设存在跨学科交叉融合程度不强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高校各门各类专业仍占据招生门类的绝大部分比例,仅有少数院校开设交叉学科课程,且数量不多,呈现传统的文理科界限分明状态。其次,跨学科师资力量紧缺,课程缺少相应的教学人才。再次,文科的创新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文学科之间表层的交流,缺乏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的深层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文科建设与发展。因此,新文科建设应立足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加强综合性指导,进一步推动新文科发展的本土实践和国际交流。教育教学内容应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主管部门应根据各地高校具体情况实施文科科目设置,引导各地高校将新文科建设落到实处,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同时,新文科建设要积极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经验,进行跨地域、跨国别的研究,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中国立场和通晓规则的高素质人才。

依靠系统的整体性安排,增强新文科建设实效性。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设宣言》正式发布,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倡导实行现代书院制度,推进建设文科实验室,立项首批1011个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为推进新文科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新文科建设仍处在起步状态,一些理念和概念只停留在表层上,深入开展的具体实践填充度和充实度相对不足,“大文科”和“新文科”意识尚未深入人心。据相关调研显示,“未曾听说过新文科”的师生占比近九成,“新文科实施感知度”方面不足5%。同时,在课程设置上,新文科相关课程止步于通识选修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缺乏创新,尚未打破传统条条框框。当前,高校应更加关注大类培养,着重建设文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理论与具体实践融合的新大类专业,切实加快推进大类招生,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高校还应从评价考核等顶层制度设计上,有计划地强化师资队伍能力建设,对中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和必要扶持,激发团队潜力和活力,选拔有潜质的青年学者,确保教师队伍可持续健康发展,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拓展新文科建设模式,加强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理论、技术和实践三者联动。当前,高校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同时还存在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需求、教学手段较为单一等现象。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科教育只有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有机融合,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避免与时代脱离形成“学科孤岛”。因此,新文科相关学科应结合自身优势,联合理工农医等学科,共同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营造高校学科建设新生态。新文科建设要根据学校特色和办学理念,大力推动新文科的创新发展,探索科技衍生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手段,推动传统文科专业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换代。与此同时,新文科建设还需强化其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价值引领功能,在注重理论性、思辨性的同时,注重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与价值情怀。一方面,要注重新文科对人的德性的培养,强调人文关怀,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更加关注人文精神和价值引领。另一方面,要改善评价体系中传统课程过分重视量化成果的现象,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实现从增强课程“有效性”向学生的“自我提升”的转变。

加快推动新文科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探索新文科发展的多元路径,推动新文科建设行稳致远。

(本文系吉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2021JGP30)、吉林大学课程思政学科育人示范课程项目“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思政学科育人示范课程”(SK2022148) 阶段性成果)

(作者:张雷生,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