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全景呈现世界传媒发展和全球传播格局变迁
 
字体:     日期:2022/03/08 10:00:00    张赛/文    点击:

2022年2月28日,《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2021)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环球国际视频通讯社有限公司(国际视频通讯社,CCTV+)、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来自国际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相关业界人士参加会议,共同研讨全球传播格局、世界传媒行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并就传媒理论研究与媒体融合创新作出展望。中国社会科学网就该会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

据悉,蓝皮书从传播生态学视角聚焦全球传播格局和世界传媒发展,在复杂的全球社会生态体系内透视人、媒介、社会各种力量的共息共生关系,为传播研究和媒介管理提供某种联动、系统化、战略化的思路,从政策—理念、技术—热点、市场—生态、结构—国别四个维度,全面勾勒了2020年以来世界传媒发展和全球传播格局变迁状况。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蓝皮书主编姜飞表示,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传播生态正显示出新的特点,在战略布局方面,各国强化对信息传播基础结构的重视,5G商用在全球广泛推开,6G领域“选边站队”的竞争格局初步形成,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大国竞争白热化,天地一体化的网络空间布局将深刻影响未来的全球传播生态。

具体而言,全球传播生态显示出六方面的特点。一是“看”与“听”进一步向线上迁移,受众视听消费的“线上化”趋势更加显著;二是新闻业在“信息疫情”中备受冲击,同时也充满新机;三是“云上”媒介探索多元丰富,新业态搅动信息生产到消费的各环节;四是产业可持续化发展成为传媒业必答题,传播与多个领域的融合趋势更加显著;五是技术进一步赋能内容生产和传播分发,智能传播近在咫尺;六是信息规制更加明晰,数字时代的权力制约与健康发展成为重要主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认为,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背景下,全球新闻传媒业继续在以流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为特征的“乌卡”(VUCA)时代探索新的方向与进路。史安斌从全球传播的议题转向、数字反垄断走向平台治理、中国数字企业模式出海渐成气候、新闻生产的远程协作兴起、元宇宙背后的数字迷思和“Z世代”崛起带来传媒业话语转型等六大热点议题入手,对2022年的全球新闻传媒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与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指出,当前中国国际传播处在关键机遇期,同时业界实践和学界研究都面临着重大挑战。把中国国际传播放在全球传播生态中去认知与关照,会给学术研究和实践创新带来巨大机遇,《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在此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同时,国际传播要重视内向与外向两个向度的把握,既要讲述中国的故事,也要讲述世界的故事。

展望未来,蓝皮书对全球传播生态提出了四点前瞻性提示:第一,当前以中美为核心的数字脱钩,将可能引发信息传播基础结构建设领域的逆全球化趋势;第二,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如同“潘多拉魔盒”,需要进一步重视对技术的“祛魅”与反制;第三,儿童市场和银发经济成为全新增长点,需要给予更多重视;第四,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下的全球信息传播秩序变革应持续给予高度关注,同时全球传播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实践呼之欲出。(记者:张赛)


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