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周宽:技术改变汉语国际教育方法
 
字体:     日期:2022/01/11 10:00:00    赵周宽/文    点击:

新文科这一概念最早在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被提出,在2019年教育部联合科技部等13个部门共同启动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新文科建设进入政策实施阶段。相对于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新文科强调文科各科观念的革新、知识的整合和方法的创新,并尝试开拓视野、融汇科学与人文、全面革新教育理念,实现高等教育层面的文理融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立足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面向全球知华友华的少儿和成人,以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既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团结奋进、协和万邦的悠久传统,又与时俱进,注重语言教学和研究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在当代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异军突起,成为推动社会变革、产业升级、教育革命和学术创新的重要动力。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和产品如何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与研究事业,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汉语国际教育的“再情境化”。语言与文化的习得,是在特定民族和社群中自然养成的文化质素,是在情境中的能力形成过程。而学习过程则将语言和文化从特定情境中剥离出来,形成语言文化的脱域化。面对面的语言学习,尤其是外国人居住在中国家庭中习得汉语文化的家庭寄宿(homestay)模式,就是为了尽可能防止文化与情境的分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面对面的线下教学日益受到限制,大量线上教学项目蓬勃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汉语国际教育界积极探索、创新线上模式,寻找解决脱域化问题的良方。然而,仅仅借助在线会议的实时互动并不能还原文化情境。线上教学模式的主要创新之处和突破点,在于牢牢抓住再情境化课题,让语言文化的真实情境尽可能呈现在学习者面前。当下引领科技创新风潮的虚拟现实技术(VR),或可成为化解问题的制胜法宝。由于“再情境化”问题的紧迫性,在汉语国际教育界讨论VR技术,具有更加直接的现实针对性。因此,我们不能像其他领域那样,旁观一门新技术的发展,而是要在直接的现实推动下向VR技术提出具体的用户需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于VR期待的核心点就是,如何实现最大可能的情景再现,如何借技术之力防止技术因素带来的语境迁移和文化误读,让技术尽可能全息展现中华文化而减少技术因素的干扰。立足实际需求,以“再情境化”的最大可能为任务指向,深度参与VR技术的革新与研发过程,形成产学研、文理工的循环互动,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教学和研究者在新文科背景下推进科技人文创新的可期之路。


语言要素的编码和解码。汉语国际教育和研究中的语言要素,主要分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层面,文化因素作为融渗性要素涉及以上各个层面,构成汉语文化教学的平面三元和立体三维关系。在新文科文理交融背景中,以上各层面的教学与研究从新科技中获益良多。比如,语音识别技术可以用在汉语语音课教学中,提高学生发音的规范性和语音识别的准确性。语音识别技术主要是在程序和算法层面考验机器对语音的编码和解码效率。这一技术中的考核指标,在经过教师的创造性改进之后,完全可以作为语言内化的指标,用于汉语学习者的语音辨识和发音练习、正音纠错中。词汇教学方面的困难题之一,是近义词的辨析。我们可以借助规范的数据库,通过词频统计,让计算机提供近义词的典型用例,对语料做出初加工,帮助教师集中分析范围,凸显语义、语用和功能特征,为教师的辨析工作提供帮助。


教学法的革新与课型整合。传统汉语教学主要以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四种语言技能为核心,构建了不同课型独立开课的教学体系。围绕语言技能展开的教学法研究,是这一教学体系根基。在新文科背景中,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者明显意识到学习者不同技能之间的影响和迁移能力。以听与说的能力为例,两种技能的相关性早已为学界所认识,但关联性并不限于此。当代认知科学中的具身认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语言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密切关联。探索融合不同课型的整体教学法,是当代认知科学给予语言教学的重要启示。


(作者:赵周宽,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