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新文科建设需处理好三组关系
 
字体:     日期:2022/01/04 10:00:00    陈一/文    点击: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新文科要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培育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要实现这一系列宏伟任务,各地各高校应结合实际对新文科建设开展规划与部署。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需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组重要关系。

正确认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新文科建设的任务与使命,包含了从微观到宏观层面的递进关系:培养服务当下和面向未来的文科人才、培育优秀乃至卓越的新文科师资和研究人员、构建与中国发展相适应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推动中华文化进一步繁荣复兴。

截至目前,很多新文科建设的经验与案例更多关注于人才培养方面的话题,特别是课程建设、通识教育、新文科实验平台等方面的创新,而关于新文科建设与人文社科科研、人才师资、学科迭代发展之间的关系,尚缺乏充分的讨论。新文科建设是高校撬动新一轮人文社科发展的重要杠杆,需统筹协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以新文科科研与学科建设方面的成果反哺人才培养,形成良好的互促关系,是新文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学术动力。

从教育部的推进部门看,新文科“扎口”在高教司,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应当突破“条线思维”。从学校的顶层设计入手,打通新文科的教学与科研两个环节,在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中融入新方法,在应用研究中提升回应和解决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并且把这些方法和能力及时投送到一线教学实践中。此外,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还要考虑让新文科在为其他学科(如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供价值取向与文化导向等方面有所建树。

新文科建设的根本在于人,在于人的观念更新、思路出新、成果创新。在四个层面中,“培育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是承上启下的节点,没有优秀的师资和研究人员,其他三个任务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高校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教学科研并重的状态,如何让教师积极投身新文科建设,做到教学相长、教研相长,是一个关键。

统筹协调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的关系。新文科与传统文科不是简单取代的关系,不妨分成“老树分蘖”“新枝嫁接”“基因再造”等几种类型。新文科“新”在哪?一是对现有文科的“存量延展”,如传统文科中相近专业的集群融合,像法学和体育学形成了体育法学,语言学、文化学和传播学形成了国际汉语教育。二是文理科间的“增量交叉”,如以交叉学科为标志的新兴学科发展、传统文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等,像哲学与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等的交叉,艺术设计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融合等。三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整合”,呈现为多学科互相渗透、协同攻关,像区域与国别研究、应急管理研究等。

新文科要求新的视角与方法,但是很多优秀的传统教学之法与治学之法还应继承发扬。例如,近现代国学大家多有打通文史哲、学富五车、信手拈来等“标签”。借助数据分析、信息检索等技术,今天的国学研究的确不需要学生和学者再识记那么多的材料,但是作为基础训练的考据、训诂、注疏、辩证之法,是新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难以取代的,不然“常凯申”“门修斯”的讹误还是难以避免。

新文科还要秉承老一辈文科学人胸怀国家、兼济天下的情怀。聚焦中国、读懂中国、传播中国、发展中国,这是文科不变的“根与魂”。不能因为新文科重视文理融合,而让人文与技术的关系歪掉,让创造能力和批判素养丢掉,让知识结构的宽度和厚度失掉。此外,“新”和“旧”永远是相对的,今天的新文科再过几十年又变成了“老文科”,所以要时刻保持学科专业更替、理论范式革命以及学术体系革新的自觉。

科学对待文化氛围与体制机制的关系。情怀和自觉体现出的是文化氛围,而体制机制则是高校新文科建设的政策性保障。现代大学制度与新文科建设最理想的契合点,莫过于用系统性、制度性的保障,让文科师生挥洒自如、各得其所。曾经有一段时期,国内高校对文科的发展过度强调显性的绩效,一味突出数据和指标。事实上,高校教师工作的精确评价本身就比较难,文科教师的劳动更难量化统计。我们常说的“十年磨一剑”,其看到的是结果,过程中付出的劳动难以为他人所知。如果把文科按照工厂的流水线一般进行“计件管理”,那么如何彰显文科和高校的独特价值?

高校应该出台与新文科建设有效衔接的政策,重视学科差异、压缩管理层级、打通学科边界。例如,改革文科学生培养机制,探索“本研贯通”的人才培养,优化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匹配方式;打破既有的教学形态,在传统的授课型学习基础上,加入团队学习法、研究型学习法、案例学习法、问题导向学习法等;转变文科科研组织模式,将个人化的科研和团队化的科研结合起来,推动新课题的发现、新领域的成形、新知识的生长;做强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完善文科评价激励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

所有这些政策,最终指向的是持续释放新文科的生产力,让教师、学生与各类资源、各类任务更好地揉捏在一起。从而在整体上提升新文科的影响力,让新文科建设助力高等教育转型升级,服务国家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本文系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科技素养与数据意识提升师资培训计划”(202101338050)阶段性成果)

(作者:陈一,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苏州大学传媒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1月30日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