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飞:新文科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四个面向
 
字体:     日期:2021/12/21 10:00:18    尹飞/文    点击:

2019年8月26日,教育部召开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年度发布会,会议通报要通过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动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分类,传统意义上的人文社会科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相较于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稳定性、规范性、传承性,“新文科”更强调发展性、突破性、创新性。“新文科”在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创新、文化传承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更着眼于提出新理念、激发新思维、创造新方法。当前,人文社会科学正日益呈现研究“对策化”、问题“跨界化”、方法“技术化”、视野“国际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也需要面向前述的诸多变化,在学科布局、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模式创新、平台建设、文化交流方面,作出应有的适配与变革。

一是面向研究“对策化”,优化学科布局,构建“实践导向、学以致用”的学科集群。研究“对策化”是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日益强化其咨询服务功能,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重要形式。高校传统文科存在研究方向分散、研究重点不突出、成果转化不充分不均衡的短板,因此,在学科布局上,推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有机结合与交叉,打通理论研究向实践应用转化的有效路径,将研究重点放在事关国计民生、人类未来的重要命题上,是高校不断强化新文科建设“实践导向、学以致用”的必选项。结合学校特色学科,高校可考虑将传统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推进诸如语言学、哲学等与计算机科学、神经医学等的交叉;将新闻传播学“全媒体”化,与艺术学、新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结合;促进多学科互相渗透、协同攻关,打造“文+医”“文+工”“文+理”等学科集群。

二是面向问题“跨界化”,打破院系壁垒,构建“问题导向、跨越边界”的专业集群、课程集群。问题“跨界化”是指人文社会科学问题日益突破原有的学科局限与知识领域,不断出现“大学科”间跨界交织以及“小学科”内相互交融,不断促使文科与新科技、新技术加深结合。高校传统专业往往依托学院、科系设置,专业之间界限清晰。而问题的日益“跨界化”,使得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愈发突破原有的界限。因此,在专业设置上,高校亟须突破常规思维,打破院系壁垒,尝试探索开设“跨院系”专业,淡化院系所属专业概念,充分优化院系课程、平台资源,加强文科内部、文科与理工医类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育更多“问题导向、跨越边界”的复合型新文科专业;同时,积极探索双学位项目、辅修学位项目、联合学位项目、微专业项目等多元化人才培育模式。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应将数据算法、虚拟现实交互技能纳入主干课程;在学习模式上,高校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充分延展课堂边界,打造“线下+线上”相融合的多维度立体化课堂。

三是面向方法“技术化”,聚焦模式创新,推进以“文科实验室”为载体的创新育人平台建设。方法“技术化”是指人文社会科学学习模式正从传统意义上“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的经典模式,向大数据应用、机器学习算法、新媒体传播、虚拟现实交互等新型模式的转变。随着学科内涵逐步拓展和时代对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新要求,高校文科专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实验需求。尤其是应用性很强的工商管理、新闻传播、教育、艺术等专业,在教学、科研中越来越多的环节需要实验室的支持。为了应对“技术化”方法的转变,高校应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重大攻关课题、特色学科组建新型实验室。依托文科实验室平台的先进技术与模式创新,充分发挥高校科研育人功能,有效提升本科生、研究生的科研创新竞争力。

四是面向视野“国际化”,突破文化、国别限制,积极营造“知识共同体”的共享氛围。视野“国际化”是指人文社会科学在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提下,重视在全球交互中共享知识资源、共创思想成果。视野“国际化”趋势逐步加深,高校应通过国际学术合作、交换生培养项目、开放线上双语课程等方式,积极营造开放共享、交流互鉴的知识共享氛围。在交流共享过程中,高校应坚持守正创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不断深化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大力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走进去”,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中的作用。

总的来说,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应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从学科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从而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的更新升级。进而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培育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承担起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高考政策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选拔机制研究”(2019SJA1222)阶段性成果)

(作者:尹飞,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1月30日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