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辉 语言:区块链的下一个规模化应用领域?
 
字体:     日期:2021/08/31 10:00:00    王春辉/文    点击:

2019年10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提出“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区块链是比特币的一项关键底层技术,比特币是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试验;而数字货币是当下区块链最为成熟的规模化应用场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国家法定数字货币也已处于测试阶段。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和理念,当前还面临着技术和机制上的诸多难题,因此,当下其应用或落地场景的选择还不是很多。目前来看,除了金融资产交易结算、数字政务、知识产权等场景外,语言有着成为区块链下一个现象级应用场景的巨大潜能。语言区块链在翻译和跨语言文化传播领域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

语言与货币有一些共同的特性。比如全民性,货币和语言都是公共产品,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且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任意性,声音是语言的能指,意义是语言的所指,二者最初的结合是任意的,就如同货币的载体和价值最初的结合是任意的一样;媒介性,货币是商品之间的媒介,语言则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随机性,花多少钱、说多少话,每个人可以自由地随机而行;场景性,货币和语言的使用都是在一定场景中发生的。

语言与区块链有着天然相似的基因。“共识机制、密码学原理、分布式数据存储”是区块链的三大核心技术,“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安全性、匿名性”是区块链五大最本质的特征。语言是一种群体现象,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共识机制是其核心,词汇就是人类的基础共识,否则彼此无法相互理解。语言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存储系统,每一位使用者都是一个节点,可以自由接收、生成和输出语言信息;一种语言就是一条公链,历史与现代的词汇或表达分布式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语言是一个开放系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不隶属于任何个人或机构,每个人生下来就平等地拥有学习语言的权利,并且可以较为自由地选择学习哪种语言,没有任何机构或个人能够阻止。语言的发展是群体自治的结果,新词汇、新表达的不断产生,都是源于该语言群体,并由该语言群体自发传播;一些词汇或表述不再被使用,也是群体的自然选择,每一种语言本身就是一个自治的生态系统。

翻译本质上是不同语言之间的信息转换,翻译和跨语言文化传播天然符合区块链的应用场景特征。目前来看,符合下列特征的更有可能成为区块链的应用场景:第一,线上运行的非传统行业,主要是成长和发育于互联网的行业,更容易区块链化;第二,面向客户端、刚性需求的行业,个性化、多元化的客户、刚性而非弹性的需求,是区块链化的另一个前提;第三,宏观效应与微观效应高度融合甚或重合的行业,一个规模庞大但又非常碎片化的行业,更容易区块链化。语言翻译和跨语言文化传播正是符合上述三个特征的应用场景:二者对互联网都有依赖性;客户需求都来自不同领域、各个层面,而且都是刚性需求;二者都规模庞大,但是内部构成又分散于世界各地。

语言与区块链的交叉融合,将为翻译行业创造一片商业蓝海,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新基建。

翻译是信息在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一直以来,翻译行业都是来料加工模式,翻译公司基本呈现作坊式运营样态,几次工业革命都没有给这个行业带来本质上的变化。随着互联网和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量成指数级增长,翻译行业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客户、翻译公司和译员都很焦灼;而中心化的模式使得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在保证营收的前提下提供全域全场景的翻译服务。区块链的加入,将从根本上改变翻译行业的生态和结构,实现语言大数据的链接和共享,使不同层级的语言人才均能按其价值获得相应的回报,使人工智能技术和全新的分工协作模式在翻译服务领域得到更好的应用。区块链将为翻译这一古老的行业赋予新生,创造一片蓝海市场。

中文的国际传播和国际地位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影响中华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关键因素。目前的情形是,中文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不相匹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国际和国内各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中文的国际教育与传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近几年也面临越来越不确定的历史环境和越来越复杂的困难。如何进一步提升中文的国际传播力、争取使中文成为全球第二通用语言,历史地成了一个时代课题。区块链的加入,有可能会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路径,进而成为决定世界语言格局发展的胜负手。依托一个恰当的平台、打造一个全球中文学习的流量入口,进而在中国建设全球跨语种文化信息加工集散枢纽,可以带动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汇集,然后使全球中文学习者都成为用自己的母语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使者,最终实现中文作为中轴语言的结构体系、助力中文成为全球第二通用语言的目标。

区块链毕竟是一个仅发展了十来年的新技术,数字货币也还处于初期阶段,因此区块链在语言领域的应用尤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确立中国对于技术的自主可控;二是加快探索建立适应语言区块链技术机制的安全保障体系;三是明确覆盖面广、共识度高的抓手,作为语言区块链发力的切入点;四是秉持基础工程规划、长期主义观念,做好语言区块链发展的顶层设计。

(作者:王春辉,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语言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语言文字报》2021年8月4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