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大使:如果孔子都被视作威胁,还有什么不是威胁
 
字体:     日期:2020/01/07 10:00:10    记者 鞠辉/文    点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驻欧盟记者 鞠辉)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日前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就一些欧洲大学与孔子学院终止合作问题阐述了看法。张明大使指出,在21世纪的今天,如果孔子都被视作威胁,很难想象还有什么不是威胁。

张明大使日前接受《金融时报》专访时,就一些欧洲大学同孔子学院终止合作问题阐述看法。(驻欧盟使团供图)

近期,比利时荷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和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相继决定,2020年同中方有关院校合作协议到期后不再续办孔子学院。部分欧美政客和媒体借机捏造炒作“中国威胁论”和“中国间谍论”,一些反华排华的陈词滥调再度沉渣泛起。

张明对此指出,在个别国家施压下,一些欧盟成员国大学作出了与孔子学院终止合作的决定,甚至在欧盟层面也出现了这种动向。美国和一些西方政客对孔子学院疑神疑鬼、极尽抹黑却又拿不出任何证据,这种做法非常极端,是一种典型的歧视性行为,令人难以理解。

张明表示,过去十多年来,世界上希望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和当代中国的人数迅速增长,通过与各国大学合作以提升汉语教学水平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孔子学院是中方与外方大学在自愿基础上成立的非营利中文教育机构,其教育和文化活动都是公开透明的,与法语联盟、德国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的性质是一样的。孔子与同时代的苏格拉底一样,是一位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提出的“和谐万邦”“仁者爱人”等思想是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对当今世界处理好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关系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张明强调,希望欧盟和成员国更加自信,摒弃偏见,避免把正常的教育交流政治化。中国和欧洲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明,假如连孔子和苏格拉底都不能对话交流,那人类文明便失去了未来。

此前,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发言人也针对有关比利时大学决定终止合办孔子学院表示遗憾。驻比使馆发言人指出,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适应各国和各地区人民学习中文的需要,增进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比利时孔子学院是中比合作院校根据自愿原则共同成立的,既回应了近年来比民众不断增长的学习汉语的热情,也有力促进了中比教育合作和文化交流。汉语教学完全符合中比关系和双方人员往来发展的大势。希望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同中方有关院校加强沟通,妥善处理有关事宜,保障学习汉语学生的正当权益,维护中比教育合作的良好发展势头。

据国家汉办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9年9月30日,全球已有15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35所孔子学院和1134个孔子课堂。其中,欧洲43国(地区)共设立孔子学院184所、孔子课堂323个。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注意到,与个别欧洲高校停办孔子学院形成对比的是,越来越多的欧洲大学新建或正在与孔子学院建立合作关系。近期,斯洛伐克马杰伊贝尔大学商务孔子学院、法国波城孔子学院、丹麦国际商学院商务孔子学院以及拉脱维亚里加工业大学孔子课堂相继举行揭牌仪式,捷克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学孔子学院也正式启动。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