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川裕:转换思维方式,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字体:     日期:2019/12/24 10:00:30    孔子学院/文    点击:

“我是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古川裕,现在在大坂大学从事汉语教学。”在2019年国际中文教育大会开幕式上,古川裕一开口,就以标准流利的汉语让在场来宾惊叹不已。

从大学选择汉语作为自己的专业,他一直在国际中文教育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为这一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着力量。如今,作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日本大阪大学中国语专业主任、教授,他如何看待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古川裕教授,听听他对国际中文教育有着怎样的理解。

40年汉语学习与研究开启他的汉语人生

“我的人生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跟中国、跟汉语打交道,这是很深的缘分,相信一辈子都分不开。”这位视中国北京为“第二故乡”的汉学家,就是日本大阪大学 中国语专业主任、教授,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古川裕。

他个头不高,眼神清澈,笑声爽朗,说一口标准的汉语。从1978年在大阪外国语大学学习汉语专业算起,古川裕与汉语结缘超过40年。

对于当时为何会选择汉语专业,古川裕说,“选择汉语专业只能说是一种缘分吧,当时我不想再学英语了,就想学一些亚洲的语言,大阪外国语大学比较重视亚洲的语言,其中就有汉语,所以我自然就选择了汉语,没想到后来越学越有意思,就一直学到现在。”

自此,古川裕开启了他的汉语人生。40年潜心学习,30年教授研究。

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也经历了许多困难,但是他觉得应该有克服困难的决心,不断努力,这样汉语水平才会越来越好。“学汉语、教汉语,要是没有在中国的生活经验,恐怕学不到家,永远是书本上的水平而已。”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的两年,让古川裕“时时想念”。

1986年,古川裕在东京大学(Tokyo University)拿到硕士学位以后,获得了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奖学金,来到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两年。1988年留学生活结束以后,他又回到母校开始教汉语,“至今也有三十年的教龄了,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汉语教师了。”

培养高质量汉语人才,助力国际中文教育

在古川裕看来,日本跟中国之间已有几百年,甚至可以说有几千年的交流历史。日本也是除了中国以外,唯一一个还在使用汉字的国家。因此,日本对汉语的教学和研究也有很悠久的历史,可以说是日本的一个特色。

他表示, “两国人民都对双方的语言有很深的亲切感,喜欢学汉语的日本人以及喜欢学日语的中国朋友,其人数有增无减,其学习热情也越来越升温,这是值得我们大家高兴的事情。”

与此同时,古川裕也以东亚的情况举例指出,“虽然日本学生学习汉语的条件越来越好,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学习者只是基础或初级水平,能够学到中高级的学生并没有那么多,导致能够用汉语跟汉语母语者进行交流的人才非常欠缺,需要赶紧培养和补充高质量的汉语人才。”

换句话说,汉语学习者的“数量”问题基本解决了,目前面临的主要是汉语学习者“质量”的提高。“我个人认为这是目前日本汉语教学界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对此,古川裕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式。他认为,“ 下一步需要换个思维方式,从数量向质量转换,关注培养中高级以上的汉语人才。韩国、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地区也都有类似的背景和现状。国际中文教学的政策也要关注东亚几个地区的特殊情况。这会给中文国际化开辟高质量教学的一扇门 。”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反应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在古川裕看来,汉语教学也不能幸免。 “我们也在面临一个跨国的,世界性的大问题,那就是人工智能的发展给外语教学带来的挑战,汉语国际教学也不例外。”

对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古川裕则认为,“人脑肯定比电脑更聪明,人心也一定要比机器更加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机器人除了听说读写外语以外,还不能代替我们人类,由机器自己来进行交流,更不能发挥个性来创造艺术性的世界。”

在他看来,“教育”两个字就是“教书育人”的意思, 我们的最终目的应该是通过教汉语来“育人”,也就是“培养人才”。

汉语有资格成为下一个国际语言

“在与汉语结缘的40年间,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一直在观察中国的巨大变化以及中国带给世界的各种影响。”古川裕以独特的视角,一直在关心和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汉语能否像英语那样成为国际语言?”在曾经发表的同题报告中,古川裕给出的答案是“能”。

对当前各界热议的汉语热,古川裕给出了更为理性和具体的分析:“并不能说汉语在全世界升温。有的地方因为起点低,所以容易升温;有的地方汉语本来就有很高热度,很难更热。”

古川裕还强调:“各个地区的本土化,包括教师、教材和教学法都由当地资源来承担,这样才能实现具有针对性的汉语教学。”

他表示,“我们要有的放矢地根据各个地区的状况了解各地的需求,按照不同需求提供适当的帮助。 通过我们的汉语教学,努力培养汉语能力强且富有个性的人才,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中间搭起汉语的桥梁。”

古川裕(Furukawa Yutaka),日本大阪大学中国语专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海天学者。担任《世界汉语教学》(世界汉语教学学会)、 《汉语教学学刊》(北京大学)、 《汉语与汉语教学研究》(樱美林大学)等多家期刊编委。

曾任日本中国语教育学会会长、亚太地区国际汉语教学学会会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外国专家、日本NHK电视台中文讲座主讲人等。


环球网、光明日报、语言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