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讯(记者江鑫娴北京报道)全球154个国家和地区,548所孔子学院,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自2004年世界上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至今,这一通过语言和文化交流来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已在全球各地开花结果,为增进中外人民友谊、加强人文交流、促进世界和谐和多元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孔子学院开办的第一年,全球共建立了46所孔院,第二年就建成了100所。截至2018年底,这个数字上升至548所孔子学院外加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遍及五大洲154个国家和地区,学员总数达187万人。各地孔子学院利用自身优势,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成为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
孔子学院的发展模式,也早已突破了单纯的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等信息咨询,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等都是孔子学院的业务范围。近年来,为了顺应当地民众的需求,孔子学院还不断拓展功能,不少孔院成了搭建中外经贸往来的「架桥人」。截至去年底,49所孔子学院开设「汉语+」课程,内容涉及商务、旅游、中医等领域,学生超过1.2万人。331家中外企业参与孔子学院合作办学,有力助推了中国与各国的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
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理事、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前校长凯思.博内特曾表示,该校的孔子学院目前有近200个班级,先后有1.4万人在这里学习汉语。孔子学院的中国教师和员工是优秀的民间大使,世界各地的民众通过他们,感受到了中国的友善和奉献。谢菲尔德大学孔子学院除教授汉语外,还搭建了中英合作之桥。在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彼此看到了更好的发展未来。
「抹黑」言论站不住脚
然而,孔子学院的海外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以「中国威胁论」为底色的杂音不时出现。有人甚至认为,孔子学院带有意识形态色彩,官方化行为过于严重。然而,那些「抹黑」言论根本站不住脚。实际上,孔子学院由外方大学或相关教育机构首先向孔子学院总部提出申请,经批准成立后,采取中外合作的方式办学。孔子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中方与外方院长共同负责孔子学院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实际操作中,则一般由外方院长提出需求为主,中方给予配合和帮助。而在更为普遍的汉语教学与文化课堂当中,老师们都尽量授之以渔,呈现丰富而多面的中国社会。
据中国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汉语教师队伍的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将是孔子学院今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此外,坚持与所在大学学术发展目标相结合,与所在国外语教学规范相结合,使汉语教学更加贴近当地思维,贴近当地习惯,贴近当地接受方式,这些都能让孔子学院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