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12月4日讯(记者 向芸)今日,第十三届孔子学院大会在成都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的大学校长和孔子学院(课堂)代表,以及国内有关国家部委、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中方承办高校代表等1500多人出席开幕式。
孔子学院总部党委书记、国家汉办副主任马箭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一带一路”沿线54个国家设立了153所孔子学院和149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根据“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发展和当地需求,开设了“汉语+”相关职业培训课程,并承担起提供咨询、法律、翻译等方面服务的工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外合资企业培养了人才。
“内罗毕大学孔院是非洲第一家孔院,如今在学院学习的学生是开办时的几十倍,让肯尼亚汉语学习的强烈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副校长、孔子学院院长艾萨克·姆贝奇亦表示,孔院创新开展了“汉语+职业技术”项目,培养既通汉语文化又懂技术的人才,满足“一带一路”的实际需求,为蒙内铁路的开通运行作出了贡献。“我们的学生艾瑞克是首列列车的车长,艾瑞克的20多个同伴有的当上了司机,有的作了机修和乘务员。在肯尼亚,知道蒙内铁路的人都知道他们,他们成了保证运营的关键人物。”
艾萨克·姆贝奇说,“汉语+职业技术”的项目是根据实际需求设立的,培养质量在汉语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高。“毕业生有的在内罗毕机场开了中文广播,有的到《中国日报》做了记者,有的应聘到中资公司,有的到了外交部门,在肯尼亚使馆工作,还受到了肯雅塔总统的接见。还有更重要的一批人,在大中小学做了本土教师的骨干。”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中国以长城闻名于世。如今,中国以修建桥梁和基础建设著称。但人类交往中最重要的桥梁却非钢铁或石头所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孔子学院总部理事、谢菲尔德大学孔子学院理事长凯斯·博内特爵士则为能够代表各孔子学院,感谢中国人民为各国搭建理解之桥所做的努力而感到莫大的荣耀。“谢菲尔德大学孔子学院目前有近200个班级,先后有14000名市民在这里学习汉语。放眼世界,非洲、欧洲、亚洲和美洲的孔子课堂已教授了成千上万名儿童。”
对于孔子学院未来的发展,凯斯·博内特说,他们正在与当地公司以及市域部门合作,帮助搭建中英合作之桥,也积极地与前来交流的中国政府和公司合作。“谢菲尔德大学孔子学院教授儿童和学生汉语,它还与当地公司合作,并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如医疗保健和工业效率等方面,协助建立合作关系。”
事实上,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均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泰国孔敬大学孔子学院创办了高铁汉语培训项目,乌克兰孔子学院为乌航培训本土员工,白俄罗斯孔子学院为入驻中白工业园区的中资企业输送汉语人才,匈牙利孔子学院与两国旅游局合作举办“中国游客千人行”活动等。
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通过建立从幼儿园到大中小学、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从“零起点”到高端翻译、学术研究以及商务汉语、旅游汉语等系列汉语教学体系,培养培训各类学员204万人,组织各类汉语水平考试1500万人次,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大批精通汉语、了解中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