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的中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比较文学系成立仪式在沪举行。开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比较文学系揭牌。

据悉,这是目前国内唯一拟招收本科生,建立比较文学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机制的比较文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将在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框架下,强化教学科研资源兼具中文学科和外文学科的优势,着力加强比较文学专业建设。
新成立的比较文学系将以中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导向,促进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与国家文化战略创新的协同推进。其发展重心包括两方面,一是凭借教学和科研创新加强文学在文化传播交流中的作用,让文学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其它生活世界发生有机勾连的重要媒介;二是在中文和外文学科发展的总体方向上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深入探究联合中文和外文学科优势的路径,以期打破学科壁垒,改变现有人文学科格局,切实地推进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
当天举办的论坛重点探讨新形势、新阶段下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发展的问题,考察了中文国际传播的新途径、新形式、新目标。来自哈佛大学、哥廷根大学、匈牙利科学院、香港城市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政法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河南大学、四川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参会讨论。
特约论坛以“新形势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发展”为主题,由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院长丁安琪教授主持。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教授作《讲好中国发展的普遍道理》报告,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作《国际语言传播机构的发展趋势》报告,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作《增强中文国际传播能力,让信息“逆差”变为“顺差”》报告。

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强调,作为教育部直属、国家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学校始终铭记“育人、文明、发展”三大使命。学校的中国语言文学、外语学科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并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已经成为全国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专业研究及国内外汉语师资培养的重镇。比较文学系的成立,将促进多学科专家学者的合作,进一步推动在华东师大发展“新文科”的良好势头。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指出,国际中文教育以语言传播为窗口,与世界文化互学互鉴。在多代人的努力下,专业化、多学科交融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与发展,语言文字传播与文学文化交流协同发展。华东师大比较文学系的设立为国际中文教育开辟新的领域、新的实践,值得期待。(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