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际中文教育交流周期间,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的中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比较文学系成立仪式于12月11日举行。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慧林、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宇明、天津师范大学校长钟英华、哈佛大学教授David Damrosch、哥廷根大学教授Matthias Freise等20多所中外高校的近80位国际中文教育、比较文学等领域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方式出席论坛。语合中心主任马箭飞、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马箭飞在致辞中指出,70多年来,国际中文教育始终以文载道、以文传声,通过语言传播这扇窗口,既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与中国形象,也促进世界多彩文化互学互鉴。经过长期发展,逐步建立了多学科交融的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体系和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在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框架内增设比较文学系,强强联手打造了语言传播与比较文学的“学术共同体”,发挥了比较文学天然多语言载体、跨文化视角与多元文明参证映鉴的学科优势,有助于加深中外人民之间的心灵沟通及情感和文化认同。这也正是国际中文教育的宗旨所在,具有开创性的示范意义。期待在各学科的协同发展下,在每一位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携手合作,一同开创中文国际传播新时代。

钱旭红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华东师范大学以“育人、文明、发展”三大使命,在新形势下,大力推动新文科建设,在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成立比较文学系,重新树立在汉语国际教育和中文国际传播领域的先锋和开创地位。

开幕式上,马箭飞主任与钱旭红校长共同见证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比较文学系揭牌。

与会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新形势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发展”“比较文学方法论与学科建设”“国际传播的现状与困境”“比较文学视域下的国际传播研究”四大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