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下午,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的亚洲国际中文教育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行。语合中心主任马箭飞、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伊朗德黑兰大学校长赛义德·穆罕默德·莫吉米、柬埔寨皇家科学院院长宋独、老挝国立大学校长乌冬·鹏坎平等嘉宾出席会议并致辞。

马箭飞指出,在亚洲各国朋友和中外院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今年我们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政府间合作持续加强,院校间合作不断密切,新项目、新品牌接连推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即将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全球特别是亚洲经济复苏和增长带来的新机遇,国际中文教育必然迎来更大需求。语合中心将一如既往支持亚洲各国中文教育事业,夯实发展根基,拓展合作领域,加强内涵建设,与各位朋友携手合作,以更高标准、更高层次推动亚洲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增进人民友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利表示,北京语言大学高度重视服务亚洲中文教育发展,愿与各国朋友携手合作,强化专业建设,着力为亚洲培养精通中文、理解中国的高层次人才;强化教师教育,着力为亚洲培养本土中文师资;强化智慧教育,着力推进亚洲国际中文教育提质增效。将进一步响应本土实际需求,帮助当地培养中文人才,为推动亚洲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周浩黎表示,今年恰逢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30年里,中国和东盟各国携手共建最全面、最实质的伙伴关系,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未来,印尼政府将通过支持中文学习与交流、教学研究、培养人才等方式促进印尼与中国的友好合作。
赛义德·穆罕默德·莫吉米表示,近年来,伊朗的中文教学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中文专业在伊朗越来越受欢迎。德黑兰大学愿与更多中国高校建立伙伴关系,促进中文在伊朗的进一步发展。
宋独指出,在不久的将来,柬埔寨有望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他强调,与语合中心合作设立本土中文师范专业,为柬培养急需的师资人才,是推动柬中文教育进一步发展、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柬中语言交流合作的重要体现。
乌冬·鹏坎平表示,老中铁路的正式开通运营,进一步促进了两国间的联系。老中铁路的驾驶员、技术员等600余名工作人员都曾在老挝国立大学参加过中文强化培训。老挝国立大学将继续与中方密切合作,推动中文教学在老挝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研讨会在“携手合作、共创未来”的主题下,聚焦亚洲国家中文教育发展的新成果、新模式,来自9国的10位专家总结和分享好经验、好做法,针对区域国别视野下的国际中文教育特色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共同谋划未来。

研讨会期间,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分别与柬埔寨皇家科学院、老挝国立大学签署了合作设立中文师范专业项目协议,继续为中文教学在柬埔寨、老挝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