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海外华人子女教育需求 中国拟在海外试点国际学校
 
字体:     日期:2019/12/27 10:00:00    /文    点击:

【侨报网讯】为满足海外华侨华人随居子女接受汉语教育,学习中国历史的需求,中国教育部近日在公布的政协委员提案答复函中透露了关于在海外推进中国国际学校建设的有关部署,称将按时间表和路线图有序推进海外中国国际学校试点,在课程设置上将便利海外华人学生回中国学校继续就读。

为海外华人子女学习中文提供便利

上海澎湃新闻22日报道,据教育部官网公布的《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3429号(教育类393号)提案答复的函》显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海外国际学校,有利于解决各类驻外机构、海外中资机构工作人员以及赴海外经商、务工人员随居子女在海外接受汉语教育问题,同时为海外华侨华人子女学习中文、学习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便利。”

目前,教育部已会同有关部门重点推进了多项工作,包括广泛开展调研,制订试点方案,探索多样化办学模式等。

关于办学模式,教育部提出,一是依托现有阳光学校或孔子学院,逐步发展成中国国际学校;二是在所在国现有教育机构中“借壳”开办“中国教学部”;三是鼓励中国教育机构在条件成熟国家独立举办全日制中国国际学校。

关于课程体系设置,教育部则提出:“根据所在国法律及政策要求,结合试点学校的教学阶段和学生情况,鼓励各校因地制宜,按照国内中小学课程标准制订详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确保语文、数学、思政、传统文化等重点课程课时,坚持教学进度与中国国内同步,积极参照并吸收IB、AP、A-LEVEL等发达国家国际学校课程体系的先进经验。”

教育部还透露,“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支持,会同财政部进一步细化设立财政专项方案,申请设立海外中国国际学校建设启动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校舍或场地租赁、教师选派、学费补贴、办学管理等费用,适时就设立‘海外中国国际学校专项基金’开展调研和论证。”与此同时,教育部还将采取“政府搭台、社会运作、多方合力、协同推进”的方式,充分调动中资企业、华人华侨、民间团体等办学热情和力量。

中国教育走出去 老挝大马先行试点

据广州《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中国两会时,就有中国政协委员建议应尽快在海外重点城市开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学校。

教育部2018年9月回复委员提案时表示,“开办海外国际学校是世界主要国家通行的做法和趋势。目前,我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调研工作。在此基础上,拟在需求最为迫切、条件最为成熟的国家先行推动开办中国国际学校的试点,探索积累经验并逐步推广。”

一些学校已先行先试“走出去”,如2011年7月成立的老挝苏州大学,是中国在海外创建的第一所高等学府。2016年正式办学的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是第一所在海外设立的中国知名大学分校。

围绕中国大学海外办学,一些扶持政策也已出炉。如建设银行、建行新加坡分行通过三方协议的形式给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授信5000万美元。此外,建行马来西亚分行成立后,也单独对其授信1800万美元资金扶持。

首所中国国际学校落户巴西里约

除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老挝苏州大学外,中国教育部自2019年起进行海外中国国际学校试点工作的第一所试点学校落户巴西里约热内卢,旨在实现中国公民义务教育在海外的延伸,这是第一所基础教育阶段采用中国教学大纲的全日制学校。

济南大众网报道,巴西里约赛尔国际学校是受教育部委托建立开办。山东济南市作为巴西里约中国国际学校的对接城市,由济南市教育局选派优秀教师支援巴西里约中国国际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近日,济南3名教师作为中国首批公派教师,启程赴巴西里约中国国际学校进行为期两年的任教交流。

 

侨报网